
▲李艳发布森林康养“绿色处方”
一次普通的查房,一位罹患重度呼吸疾病的独居老人因反复发作、缺乏系统康复指导而多次入院,憔悴的面容和对生命的无奈刺痛了广州市胸科医院副院长李艳的心:“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疾病治疗,更是涵盖医疗、康复、照护、预防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作为医疗专家,强烈的使命感迫使她要推动医院牵头成立“医康养”医联体,创新打造“医疗、康复、护理、智慧养老+社区延伸”的一体化服务网络,为万千长者绘就“老有颐养、病有良医、康有佳境”的幸福图景。
创新模式 让资源流动 用科技赋能
“单一专科服务已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复杂需求。”李艳说。面对老年健康服务资源分散的难题,凭借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单位的专业底蕴和广州市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中心等平台优势,李艳深入研究相关政策,推动整合多家国家级“敬老文明号”单位、省级五星级养老机构等优质资源,促使医院于2022年创新性成立“医康养”医联体,提出构建“五床联动”服务体系,创造性打通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养老机构床位、医院床位及社区康复床位,逐步建立起医联体内急症转诊“2小时响应”机制,让资源流动起来。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关键。李艳推动在越秀区华乐街社卫中心设立广州市首家“家庭医生服务共建诊室”,并安排心血管、呼吸、肿瘤等多学科专家下沉社区,以“三师共管”模式(专科医师+康复师+营养师),为社区慢病患者定制个性化方案,仅2024年就带动签约服务量猛增30%。
科技是提升老年服务效能的引擎。她力主医院实现核心医疗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互联网医院为养老机构长者提供便捷的在线咨询与复诊服务,促成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合作,为居家老人提供精准定位、紧急呼援、主动关怀等全天候守护。在森林康养实践中,她融合白云山生态资源与医院呼吸专科优势,打造白云山首条森林康养径“六榕小径”,小径融合森林冥想、太极声疗等五大自然疗愈场景,创新引入AR互动、实时环境监测、穿戴设备健康评估等科技元素,让老年人在森林怀抱中享受生态之美、科技之智与医学之专,重塑了生态康养范式。
党建引领 深耕银发需求 拓展服务边界
作为医院党委委员,李艳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创新提出并扎实推动“党建+医康养”工作模式,通过医联体党建联席会议,促进成员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经验互鉴、难题共解,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合力。
一方面牵头整合成员单位智慧,主持制定《养老机构护理等级规范》,建立科学的护理评估体系,推动医联体内服务质量实现同质化、规范化提升;另一方面深耕银发需求,针对失能老人照护难题,主导培养39名医院内部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专家团队,创新建立“评估-服务-结算”闭环管理模式。即由专家主动为在院失能老人评估,无缝协助其申请长护险待遇,并精准对接如颐寿安养等优质合作机构提供延续护理服务。
为了拓展服务边界,李艳倡导积极老龄化,自己化身广东电视台“幸福银发共建计划”科普专家的同时,又选派医院专家录制12期《老年大学健康课》和《夏季哮喘频发怎么办?》《认识心绞痛》等紧贴老人需求的科普课程,网络点击量轻松突破10万+。她还成功举办“乐活越秀,银发集市——环麓湖医养联合体健步行活动”;带队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广州医康养融合的创新成果。
从“五床联动”贯通资源,到“森林疗愈”融合自然;从长护险闭环筑牢保障,到家庭医生服务温暖到家,李艳的每一步探索与实践,都是为了让更多的长者乐享幸福晚霞。
(作者单位:广州市胸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