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近视,指远视力下降而近视力相对正常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当前,我国近视患病率持续攀升,呈现出“发病年龄小、患病率高、度数进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11/17/018748.html

等待处理…

近视防控:科学认知与规范干预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段海霞
2025年11月17日

近视,指远视力下降而近视力相对正常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当前,我国近视患病率持续攀升,呈现出“发病年龄小、患病率高、度数进展快”的特点,近视防控形势严峻。

近视的危害、遗传性和早期信号

近视的发生存在遗传因素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单方近视,子女近视发生率约为15%;父母双方近视,子女发生率约为26%;若父母一方或双方为高度近视(屈光度≥-6.00D,即600度),子女近视风险可升至40%~60%。因此,积极开展近视防控工作,不仅关乎当下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对降低下一代近视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6.00D(600度),其危害远超视力下降本身。影响外观与结构,眼轴延长导致眼球突出,需佩戴厚重镜片,球壁变薄,破坏眼球正常结构;增加眼部并发症风险,白内障、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显著增高;眼底病变风险剧增,发生视网膜裂孔、出血、脱离等病理性改变的概率明显增加。

若出现以下现象,应高度警惕视力问题。远距离视物模糊,近距离视物相对清晰;习惯性眯眼、斜眼或歪头视物;喜欢近距离观看电视、屏幕等。

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务必及时前往规范的专业眼科机构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科学验光与矫正

“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通过药物放松睫状肌,消除调节紧张(如假性近视成分),确保验光结果精准。无论快速散瞳(“快散”)或慢速散瞳(“慢散”),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均安全可控。但需注意:散瞳需经眼科医师评估开具医嘱,青光眼等禁忌人群禁用,切勿自行操作。

是否配镜需综合多因素判断,近视度数≥-0.75D(75度)建议长期佩戴,度数<-0.75D可按需间断使用;低度近视者若度数加深,应调整为长期佩戴;长期近距离用眼引发视疲劳(如模糊、重影、干涩)时,配镜可缓解不适;单眼近视需通过眼镜或隐形眼镜平衡双眼视功能。

角膜塑形镜(OK镜)通过夜间佩戴暂时性压平角膜中央区,日间可降低近视度数,效果可逆(停戴后度数回退)。其适用条件包括:8岁以上、无眼部及全身禁忌症、角膜形态经地形图检查适配、使用者依从性良好(严格护理与随访)。OK镜属第三类医疗器械,验配为医疗行为,必须在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经全面评估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严格随访。

护眼认知误区

手机“护眼模式”具有局限性。其所谓的“护眼模式”仅通过调整色温(减少蓝光、增加暖色调)降低屏幕刺眼感,无实际护眼功效。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无论是否开启该模式)均会导致视疲劳,户外强光下使用低亮度模式反而加重视觉负担。建议电脑屏幕背对窗户放置,避免反光。

佩戴眼镜并不会导致眼睛变形。视觉上的“变形”感是凹透镜的物像缩小效应所致,而真正的眼球突出是高度近视本身引发的——近视度数加深使眼轴增长,眼球壁向后延伸,外观呈现突出状态。

视觉训练缺乏科学依据。目前,无科学证据表明视觉训练能控制近视进展(如延缓眼轴增长),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双眼协调功能(如调节、集合),可能缓解特定类型的视疲劳。

近视“逆转”是骗局

近视一旦发生(真性近视)不可逆转或治愈,其本质是眼轴增长,目前尚无方法使其缩短。部分高度近视患者成年后仍可能进展为病理性近视,风险较高。

市场上宣称“逆转近视”“降低度数”的产品缺乏科学依据,家长需警惕。近视进展迅速的儿童应尽快到专业机构,由医生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近视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系统工程,需长期坚持科学认知与规范干预。唯有在专业医疗指导下,结合健康用眼习惯,才能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