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对许多人而言,“怕看牙”的心理负担远超牙痛本身。钻头的嗡鸣、治疗时的酸胀感、诊室特有的气味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11/17/018747.html

等待处理…

口腔舒适化治疗让看牙成为轻松体验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 李冰纯 康伟 刘畅
2025年11月17日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对许多人而言,“怕看牙”的心理负担远超牙痛本身。钻头的嗡鸣、治疗时的酸胀感、诊室特有的气味,都可能触发强烈焦虑,导致患者一再拖延亟需的治疗。如今,随着医学理念与技术的进步,“口腔舒适化治疗”正为这类人群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何为口腔舒适化治疗?

若将传统看牙比作乘坐“绿皮火车硬座”,过程难免颠簸不适,口腔舒适化治疗则如同升级至“高铁商务座”,注重全程体验的平稳与舒适。 它并非仅指“打一针睡着”,而是一套系统化医疗服务模式,涵盖四大核心维度:精湛的诊疗技术、人性化的诊疗环境、细致的服务流程,以及由麻醉医生主导的个体化镇静镇痛方案,覆盖从轻度镇静到全身麻醉的多种选择。

其核心理念是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在有效治疗口腔疾病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理安全与心理舒适,实现“治病”与“减压”双重目标。

分级镇静方案

舒适化治疗如同功能完备的“工具包”,医生会依据患者恐惧程度、健康状况和治疗需求,提供分级精准的镇静方案:

轻度镇静(抗焦虑):通过吸入笑气或口服镇静药物实现,患者全程清醒、情绪放松、反应正常,适用于轻中度焦虑、基本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中度镇静(清醒镇静):通过静脉给药,患者意识受抑制,可被言语或轻拍唤醒,对治疗过程记忆模糊或完全遗忘,适合中度焦虑或配合困难者。

深度镇静:患者意识消失,不易被唤醒,但对反复或疼痛刺激仍有反应,适用于极度恐惧、严重咽反射或有特殊行为需求的患者。

全身麻醉: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痛觉,是保障儿童、特殊需求人群及复杂手术顺利进行的“终极方案”。

适用人群

口腔舒适化治疗具有明确临床适应证,尤其适用于以下人群:

重度牙科焦虑患者:因心理或生理原因无法配合常规治疗者。

低龄儿童:患有重度婴幼儿龋的儿童,全麻下一次性完成治疗是标准方案,可避免多次就诊造成的心理创伤。

特殊健康需求人群: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患者及严重咽反射敏感者,舒适化治疗可减少强制束缚,保护其心理健康。

复杂系统性疾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良好的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在严密监测下接受镇静治疗,有助于维持术中生理稳定。

需复杂或长时间治疗者:如需多牙位修复、种植或全口治疗的患者,通过一次镇静完成全部操作,可显著提高效率、减少就诊次数。

治疗安全性

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儿童接受全身麻醉是否影响智力?目前全球多项权威研究(如PANDA、MASK、GAS等)表明,单次、短时间(通常指3小时内)的全身麻醉,对健康儿童的神经发育无明确不良影响。

现代常用吸入麻醉药(如七氟醚)具有起效快、代谢迅速、安全性高的特点。在舒适化治疗全程,麻醉专科医师会全程参与并实施严密监护:治疗前,需进行系统评估,包括详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重点评估气道情况)及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中,持续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等生命体征,全程保障患者安全。

看牙恐惧并非个人问题,但不应成为忽视口腔健康的理由。口腔舒适化治疗将看牙从“被动忍受”转变为“主动选择”,让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治疗。

如果您或家人因恐惧、身体条件或时间限制难以接受常规牙科治疗,不妨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是否适合个性化的舒适化治疗方案。

看牙,也可以很舒服。这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医疗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供稿)

栏目:连线健康广东 走进科普直播间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