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随着年龄增长,不少女孩开始面临“少女的烦恼”:腰间的“游泳圈”、迟迟未褪的婴儿肥,以及对减重的犹豫与焦虑——少吃怕影响发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11/17/018746.html

等待处理…

女孩“发育关”长胖怎么办?

青春期体重管理大揭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黄睿 曾敏慧
2025年11月17日

随着年龄增长,不少女孩开始面临“少女的烦恼”:腰间的“游泳圈”、迟迟未褪的婴儿肥,以及对减重的犹豫与焦虑——少吃怕影响发育,节食又担心月经紊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主任陈慧教授指出,青春期女孩的身体正经历关键的“系统升级”,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的建立与稳定运行。科学减脂如同“升级打怪”,需讲究策略,避免损伤身体核心功能。

解读身体“激素调控中枢”的生理机制

 

青春期的核心任务并非体重秤上的数字变化,而是HPO轴的顺利启动。这一系统被称为身体的“激素调控中枢”:下丘脑作为“总司令”,发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指令;垂体担任“传令兵”,接收信号后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卵巢则是“生产工厂”,根据指令合成雌激素、孕激素,推动月经初潮与第二性征发育。

过多脂肪组织会干扰这一系统的正常运作。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本应向大脑传递“能量充足、可启动生殖功能”的信号,促进GnRH脉冲式分泌。但肥胖状态下,过量脂肪导致瘦素水平持续升高,引发“瘦素抵抗”——下丘脑误判为“能量匮乏”,进而抑制GnRH分泌,造成FSH和LH减少,最终导致排卵障碍、月经稀发甚至闭经。

临床研究证实,对因肥胖引发月经紊乱或不孕的女性,减重5%~10%即可显著降低脂肪相关激素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恢复HPO轴功能,改善排卵与月经周期。

陈慧教授强调,若采取极端节食等“野蛮减脂”方式导致能量严重不足,同样会“吓停”下丘脑,引发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反而损害生育潜力。因此,真正的“健康瘦身”,是以保护HPO轴为前提的科学管理。

探析青春期肥胖的四大关键诱因

为何青春期女孩更容易发胖?总结了有四大关键因素。

激素变化:雌激素水平上升促使脂肪向臀部和大腿分布,属正常生理现象。

学业压力:长期高压导致皮质醇升高,增加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不良习惯:久坐、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瘦素分泌节律,扰乱食欲调控。

饮食失控:对甜食、零食自控力较弱,易造成热量过剩。

科学减重四维度:饮食、运动、睡眠与情绪协同干预

如何有效应对青春期体重困扰?四大核心策略要知道。

饮食优化:均衡营养为要,拒绝盲目节食

每餐应包含主食(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与足量蔬菜,保证营养均衡;多喝水,避免含糖饮料。核心是优化饮食结构,而非盲目节食。

运动调节:选择适宜方式,坚持可持续性

不必强求跑步或高强度训练,跳舞、游泳、球类运动、瑜伽乃至周末爬山、骑行,都是有效的身体活动。关键是让运动兼具乐趣与持续性。

睡眠管理:保障充足时长,助力代谢平衡

建议每天保持8~9小时睡眠。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组织修复、分泌生长激素,并调节瘦素水平,助力控制食欲与维持代谢平衡。

情绪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守护内分泌稳定

长期焦虑或压抑会影响下丘脑功能。学习压力大时,可通过听音乐、写日记、与朋友倾诉等方式释放情绪,避免以暴饮暴食应对压力。

理性看待青春期体型变化,这些情况需就医

“无论是家长还是女孩自身,都应远离体重焦虑。”陈慧教授提醒,不必每日称重,相比体重数字,更应关注腰围、臀围等围度变化及衣物穿着舒适度——有时体型已改善,体重未必明显下降。

科学减重是一场“马拉松”,而非冲刺赛。追求“一周瘦十斤”的捷径往往适得其反,每养成一个健康习惯,就是战胜一个“小怪物”。“慢慢来,才会比较快。”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月经停止超过3个月(继发性闭经);情绪持续低落,伴有自我否定或抑郁倾向;对食物产生极端恐惧或无法控制的暴食行为。

这些信号提示可能存在内分泌或心理层面的问题,需专业团队介入评估与干预。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主任、教授 陈慧)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