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讯 近期,笔者从肇庆市卫生健康局获悉,该市近年持续深化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跟踪评价、基层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自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1066件,受理通过率为99.91%。通过创新运用AI编程技术开发自动化比对工具,备案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已在4个县区开展专场培训,覆盖基层人员超400名,有效推动标准服务直达基层、惠及企业。
严格备案审查与智能服务并举 筑牢食品安全源头防线
为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肇庆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着力构建多方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肇庆市卫生健康局牵头部署,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转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在联动与技术支持方面,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动员和组织相关企业参与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培训,确保培训覆盖面和实效。充分依托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等上级单位的技术优势,为肇庆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提供高效、严谨的技术支撑,确保企标备案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为企业合规生产提供明确指引。
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中,肇庆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一份标准文本进行细致核查,重点围绕产品名称规范性、原料使用合规性、食品添加剂适用范围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有效提升企业标准文本的质量,从源头上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肇庆市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应用,指导市疾控中心初步建成食品添加剂与原料批量查询工具,并创新运用AI编程技术开发专用浏览器插件,实现企业标准中使用添加剂与国家标准的自动化比对与智能提示,显著缩短技术核查时间,提高备案工作的整体效率与准确性。
在服务企业方面,市疾控中心通过开设标准工作专用微信等渠道,为企业提供标准制定、备案申报及执行过程中的全天候咨询服务。对于疑难问题,及时与上级技术部门沟通求证,确保企业获得权威、精准的指导,助力企业合规高效发展。
推动标准宣贯精准下沉 助力基层能力全面提升
自今年起,肇庆市创新推行以县级区域为单位的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培训模式,推动培训资源下沉至一线。截至目前,已在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广宁县等4个县(区)开展专场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超过400名。培训重点围绕新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解读,并介绍数字标签的实际应用与申请流程,内容紧贴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获得参训人员好评。
在基层队伍建设方面,肇庆市卫生健康局将提升县级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队专业能力作为重要基础工作。今年,市疾控中心先后组织两场全市范围的食品安全标准专项培训,累计培训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超过200人,有效提升基层人员业务水平,构建分级负责、运行高效的工作网络。
此外,肇庆市还积极推进巴戟天申报食药物质目录工作,在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下,目前该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叶剑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