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讯 近期,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109名2025级住院医师举起右拳宣誓,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林展翼线上领誓《中国医师宣言》的入培仪式。
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第十一周年之际,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住培工作正发生深刻变化。岗前培训增设学员风采展示和病例汇报,听诊器授予仪式与《我和我的祖国》合唱相融合,这家国家住培基地的教学实践,折射出医学教育从技术培养向人文关怀的转向。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从医之路的“第一粒扣子”,从第一天开始起就扣得不偏不倚。
岗前培训的“小切口” 做好人文素养“大文章”
在今年的岗前技能培训中,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增设“印象深刻的病例汇报”环节,让刚结束院校教育的医学生首次从临床实践跃升至对患者整体命运的关怀。
“以往培训侧重政策法规和临床技能,今年我们做了结构性调整。”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全毅表示,这些改变源于医院党委印发的《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将人文素养培育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学员们对‘印象最深病例’的阐述,能够综合反映其临床思维水平、对医疗实践的认知深度以及展现出应有的共情与人文关怀。”
新入培住院医师伍厚霖表示:“岗前培训虽短,但其影响深远,它为我扣好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坚定了信念,明确了方向。”
9天岗前培训中,学员通过风采展示建立团队认同,病例汇报促其思考医学本质。这种“知行合一”的设计,使人文精神可触可感。
听诊器授予仪式 建构对生命的敬畏
迎新会上,听诊器授予成为最具象征意义的环节。医院科教部主任修俭指出:“听诊器是医师的延伸耳朵,仪式代表对生命的敬畏。”这些设计旨在强化新医师的职业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是“崇高职业精神弘扬行动”的具体实践。
根据方案,科教部依托院史馆、文化长廊等载体,讲述医学大家故事,让新学员感受医院八十一年积淀的人文精神。同时,在住培学员国庆庆祝活动中,诗朗诵、合唱、小品等节目抒发了爱国情怀与未来憧憬,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为医院人才队伍注入新活力。
院长张清在迎新会上寄语学员:“希望学员夯实医术、锤炼医德,成为群众健康的合格‘守门人’。”
医院人文建设方案要求,加强医学生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培养,与国家住培标准相契合。从观看住培纪录片到病例汇报,从入培第一课到国庆汇演,这些活动形成完整的人文教育链条。医院还推动“叙事护理”“临终关怀”等模式应用,为新医师提供实践样本。
当前,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培工作正经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范式转型。医院科教部通过优化方案,使新医师在掌握临床技能的同时,建立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理解能力。
随着2025级学员奔赴各科室,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新生力量,更是人文关怀理念的传承。医院科教部正将创新做法固化为制度,计划2027年完成整个住培周期的人文关怀培育体系构建。
(陆莉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