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春分·陈皮红豆沙:檐下听竹的疏肝课年岁迁替,记忆常新。每当天气回暖的时节,我总会记得小时候,祖父在春分时节晒陈皮的模样。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10/13/018627.html

等待处理…

四时膳动相调和 身心通达至妙境

张绮雪
2025年10月13日

春分·陈皮红豆沙:檐下听竹的疏肝课

年岁迁替,记忆常新。每当天气回暖的时节,我总会记得小时候,祖父在春分时节晒陈皮的模样。老宅的青石板上,他铺一方粗麻布,将十年陈的新会陈皮摊开,让初醒的阳光吻过油室细密的纹路。“春气通于肝,肝气太旺易克脾土。”他握着我稚嫩的手抚过陈皮,语调轻得像檐角的风,“这陈皮啊,能帮肝气找条温和的路走。”

转眼祖父已经过世多年,但每年春分时节,母亲都会依着祖父传下的食单,给我们做陈皮红豆沙。她依样将陈皮泡软切丝,与红豆同入砂锅。蒸汽氤氲中,我仿佛看见祖父的影子在陶罐上晃了晃——当年他也是这样笑着,用木勺搅开翻滚的豆沙:“《黄帝内经》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红豆可缓和肝气过旺,陈皮的行气作用有助于缓解肝郁气滞。除春燥、降湿火。”

红豆的甜,就像是给春天的急躁脾气敷的软毛巾。每当小时候嘴里吃着陈皮红豆沙,绵密的豆沙滑过舌尖,窗外的竹林正沙沙作响,心情顿时舒畅起来。我望着浮光跃金的汤色笑了——原来有些智慧,早已随陈皮的香、红豆的甜,渗进了血脉里。

而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祖父常说:“人要动,不动则气滞。”于是祖父总会在清晨带着我去家附近的小溪边快步行走或骑自行车。他说春天是排毒的好时机,适量有氧运动可以疏通经络,促进代谢,把冬天积攒的脂肪慢慢化掉。

小暑·荷叶蒸鸡:暑夜摇扇的养阳方

春天我们吃着甜甜的陈皮红豆沙,时令来到小暑夜,荷叶蒸鸡成了夏日里经典的味道。小时候,祖母总会从菜市场收回来一些荷叶,新鲜荷叶的清气裹着水汽扑面而来,像突然闯入的一场骤雨。祖父拿起3张完整的叶片,想起《内经》里“春夏养阳”的训诫——暑热虽盛,阳气却浮于外,脾胃反成虚寒之地。

蒸鸡时,祖母将红枣嵌进鸡腿间隙,年幼的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夏天还要吃鸡肉?”祖父一旁回答:“就像暴雨后要晒被子,暑湿天更要给脾胃搭把手。鸡肉的温,借荷叶的清,一升一降间,阳气就归了位。”柴灶火旺,荷叶在笼屉里发出细微的脆响,像极了童年祖母摇蒲扇的声音。

起笼时,荷叶的碧色染透了鸡皮,那感觉好像有风吹过胃里。原来古人说的“食气入胃,散精于肝”,不过是暑夜一碗带着草木香的蒸鸡,是劳作后最熨帖的温补。

工业文明的一步步发展,现代都市人已经不太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农活和劳作,每到夏天,都市白领们总揣着一股减肥的热情,在祖父传承的四季养生食单的加持下,我也循着博大精深的中医医学,在业余时间开始顺时运动,没想到短时间取得了减重15斤的成效,甚为舒心!我遵循着《遵生八笺》所言“动以养阳,汗以宣滞”的道理,辰时(上午7:00~9:00),披薄裳负暄而立,让初阳透背以启足太阳膀胱经。继而行“三蹲三起”之术——深蹲时舌抵上颚,气沉丹田,如老树盘根;起身时提肛收腹,若白鹤振翅。加之波比跳与开合跳则如急雨打荷,每三十数为一候,三候罢则微汗沁体。此时胃经当令,阳气借运动蒸腾而上,如釜底加薪,助脾胃腐熟水谷。

秋分·沙参玉竹老鸭汤:桂雨敲窗的润燥篇

记忆里的秋天,总是带着舒爽的风。每当到了秋分那日,院子里的桂花树便突然全开了。我总是喜欢捡起落下的桂花给祖父收着。这个时候祖父会从中药铺里买回沙参,和祖母说:“今年老家亲戚送的老鸦格外肥硕,配这玉竹正好。秋燥伤肺,老鸭得选3年以上的,性凉而不寒,最合《内经》‘燥者濡之’的理。”

汤煲了3个时辰,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浓的香气。看着祖父从厨房端出来的老鸭汤,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秋天要喝这么清的汤?”祖父撇去汤面的油星,看沙参在沸水中舒展如莲,说:“就像秋天的树要掉叶子,人的肺也要卸下夏天的暑气。这汤里的甘润,是给肺叶解暑气。”桂花香飘进屋子里,全家人品尝着祖父做的沙参玉竹老鸭汤,仿佛窗外的云朵都变得柔软起来,整个身体都舒缓了,舒服极了!

一碗美味佳肴沙参玉竹老鸭汤,南方秋日的暑气开始消散,这个时候我最爱去爬山。想起以前祖父常说:“秋高气爽,正是强筋健骨的时候。”秋日登高,深入山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配合深长的呼吸吐纳,既能增强肺活量,又能控制体重。真正的体重管理和养生,是让身体自己学会与四时平衡,而不仅仅只靠节食挨饿。”

大雪·胡椒猪肚鸡:围炉夜话的藏精录

大雪节气,祖父总会准备好土胡椒。磨碎时,辛辣气息窜得人眼眶发酸,但又很舒服。

“冬月里,要给五脏六腑加床棉被。”祖父总这么说,然后一边将手里的猪肚翻洗得雪白,“《内经》讲‘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脾胃暖了,肾精才有处可藏。”

每当祖父做的猪肚鸡在冬日端上桌时,堂姐总是会望着汤发愁:“冬天总想吃高热量的,会不会胖?”祖父夹起炖得酥烂的胡椒粒:“真正的补不是堆脂肪,是让身体自己会发热。你看这胡椒,让脾胃像个小火炉,吃进去的能量才不会变成痰湿囤着。”热气模糊了窗玻璃,祖父往我碗里添了块鸡肉:“你爸爸小时候贪凉,我总给他煮这个,比什么减肥药都灵。”

炉火光映着三代人笑出的细纹——原来《内经》“冬藏”的智慧,藏在胡椒的辛、猪肚的韧、鸡肉的暖里,藏在围炉共食时,那些关于寒与暖、补与泄的絮语中。

冬日寒冷,越冷越要动,不然气血凝滞,百病生。于是冬日我又会把自己藏在都市的健身房之中,通过椭圆机、跑步机、登山机等设备,做有氧运动训练,提升身体的基础代谢率,让身体保持活力,不至于因摄入多、消耗少而发胖。

尾章:顺应时令 做精力饱满的现代人

想着一些老中医前辈说的:“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忘记自己在养生。”就像粤菜里的“不时不食”,从不是刻意地约束,而是将《黄帝内经》的智慧,熬成了晨起的一碗粥,午间的一盅汤,暮归时的一盏茶。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祖父的熏陶下,我也开始深入学习把养生法则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滋养着我的生活和日常,让自己更有精力在城市的快节奏中把握生活的主动权。如我学会了根据四季变化调整饮食结构,学会了搭配相应的运动方式来管理体重和精力。春天踏青快走,夏天早起晨练,秋天登山放松,冬天室内锻炼。这些小小的习惯累积下来,让我不仅能够高效管理体重,还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精力充沛。

原来最好的健康传承,不在古籍里,不在课堂上,而在每个节气里,与食材相遇的瞬间,在忙碌的快节奏中,自然增加运动频次的每一天。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关注时令变化,顺应四时规律,调理脾胃,与四时共频,合理饮食,加强运动,学会用舌尖丈量四季,用胃肠感知阴阳,吃应季的菜,走当令的路,就可以在时光的秤盘上,稳稳地称出生命的平衡,做一个舒适、轻盈、精力饱满的现代人。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