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讯 近日,笔者从韶关市曲江区卫生健康局获悉,该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通过“统一目录、采购、配送、支付、质控”“五统一”管理模式,将乡镇卫生院药品目录从200多种扩充至1188种,有效破解基层“用药难、配送难、储备难、质控难”痼疾,年均降低药品成本300万元,让29万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安心取药。
在沙溪镇卫生院药房“神经中枢”——智能收货系统中,每盒药品拥有“一品一码”电子身份证,从区人民医院中心药房到村级卫生站全程可追溯。依托智能扫码入库,基层订单分拣周期缩短40%。对偏远村卫生站,由镇卫生院集中代购配送,彻底消除药品供应“空白点”。
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曲江区创新的医共体中心药房“五统一”管理模式。2024年初,该区出台《韶关市曲江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统一管理方案》,依托区人民医院作为总院,整合全区16家基层医疗机构资源。
医共体建立起全区统一的动态药品目录,目录每季度根据临床需求优化调整,目前乡镇卫生院药品目录从200多种扩充至1188种。“过去慢性病患者开药要往返区医院,如今在社区就能拿到同质药品。”区医共体总院院长余前华介绍。
值得关注的是,中心药房同步建立了处方前置审核中心,通过“智能审核+药师干预”双轨机制,对全区处方实施实时审核与专业把关。目前,医共体内门诊前置审方合格率提高到98.78%,极大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此外,通过区人民医院牵头统一采购、轮值采购制度,年均减少药品成本约300万元。区医保局在支付政策衔接上提供支持,医共体通过设立唯一采购账户,实现货款统一支付、发票统一开具。累计服务基层处方超20万条,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获取同质药品。
作为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区,曲江区创新设立总药师制度,推动区级临床药师下沉带教126人次,基层药师持中级职称比例提升至70%。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曾在曲江调研时充分肯定:“曲江推动区镇从‘被动合作’向‘共谋发展’转变,破解了大医院虹吸难题。”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