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萌 侯家辉 摄
问题一:当前9~10月容易出现哪些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和传播途径是什么?应如何做好预防?
答:广东省9~10月需重点防范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流行性感冒(流感)及诺如病毒感染,防控要点如下: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当前是我省蚊媒传染病高发期,气温适宜伊蚊活动,加之降雨频繁,利于蚊虫孳生。两种疾病均由伊蚊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关节痛。区别在于:基孔肯雅热以小关节疼痛明显,重症较少;登革热常见“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痛)和“三红”(面、颈、胸部潮红),少数可发展为重症,危及生命。
防控核心是防蚊灭蚊,牢记“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清除各类容器积水,安装纱窗、使用蚊帐,外出涂抹驱蚊剂。如有疫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并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居史。
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经飞沫传播,症状主要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常伴咽痛、咳嗽等。老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者易出现重症。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日常应勤洗手、多通风,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保持良好作息,增强免疫力。如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学。
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患者呕吐物、粪便传播,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可自愈,但婴幼儿、老人等群体可能症状加重。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物彻底煮熟;勤洗手,特别是餐前便后。患者应居家隔离,避免与家人共用物品,清理呕吐物时佩戴口罩和手套,并及时消毒。
节假日出行前,请了解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旅途中加强防护,返回后如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问题二:临近国庆假期和中秋佳节,请给大家一些健康提示?
答:国庆中秋长假人员流动与聚集增加,建议遵循“一不、二少、三多”原则:
一不。不采食野生食材,如蘑菇、野果,以防中毒。
二少。少油糖,选择蒸煮菜肴,控制月饼摄入(建议每日不超过半块);少浪费,按需备餐,避免食材变质。
三多。多运动,每日保持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多蔬果,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多选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馆就餐,慎食生冷食物,火锅食材须煮熟。
自驾出行注意“三要三不”:要自带饮用水、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备好消毒用品;不食用野生动植物、不采摘野生蘑菇、不食生冷未熟食物。
节假日请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度过一个快乐、安康的双节假期。
问题三:台风“桦加沙”过后,如何做好疾病预防?
答:台风过后易产生积水和垃圾,市民需注意以下方面:
出行安全。不蹚积水,远离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区域;车辆避免进入深水区;远离受损设施,防范次生灾害。
饮食卫生。不饮用生水或不明水源;不食用受污染、变质食物;不用脏水清洗餐具和食材。
环境清洁。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对被淹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加强通风;垃圾及时清理,投放至指定点。
疾病预防。清除积水容器,防蚊防鼠;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有伤口,特别是被锈蚀物所伤,应及时清洗并就医。
若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皮疹、伤口红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