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医疗护理员师资组实操考核现场 王海波 摄本委讯 9月20日至21日,2025年广东省卫生健康行业免陪照护服务技能竞赛复赛和决赛在广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09/29/018590.html

等待处理…

广东举办首届医疗护理员技能竞赛

为全国免陪照护服务探路

朱琳 陈嘉萍 李沁芳
2025年09月29日

▲医疗护理员师资组实操考核现场 王海波 摄

本委讯 9月20日至21日,2025年广东省卫生健康行业免陪照护服务技能竞赛复赛和决赛在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举行。这是全国首个面向医疗护理员(俗称“护工”)群体的职业技能竞赛,标志着广东省在推进医疗护理员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本次赛事聚焦“免陪照护服务”民生需求,采用“理论+实操”双模块考核,创新性设置“医疗护理员组”与“医疗护理员师资组”双赛道,从全省参与初赛的358名医疗护理员、489名医疗护理员师资中选拔出140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决出个人奖28名、团体奖3个。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护理员杨云、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医疗护理员梁杰欣获医疗护理员组个人一等奖,广东省中医院主管护师李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管护师刘红利获医疗护理员师资组个人一等奖;江门市卫生健康局获团体一等奖。

双赛道考核,既重技能也强教学

竞赛由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省护理学会、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承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推动竞赛纳入今年广东省行业企业职业技能竞赛范围,并在政策指导、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竞赛内容紧密结合医疗机构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要求,深度融合基础护理实操、人文关怀、沟通宣教和临床教学等照护技能。

规范化考核标准是本次竞赛的重要特点。命题专家组组长、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史瑞芬介绍:“由于医疗护理员行业长期缺乏统一规范,不同医院操作标准、评分方法和时间要求差异较大。我们联合10家三甲医院护理专家制定了统一评分标准,以解决护工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竞赛项目围绕医疗护理员临床核心需求——“四助”,即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展开,涵盖喂食喂水、床上擦浴、口腔清洁、轮椅转运等8项操作,并增设全民普及的心肺复苏作为紧急处理项目。竞赛场景模拟免陪照护试点病房真实情境,覆盖神经科、康复科、普外科、肿瘤科等需求较大科室。

来自胸外科的杨云已有7年医疗护理员经验。她坦言,最初选择这一职业是出于就业和收入考虑。“起初觉得这只是一份服务工作,好像没什么太大价值。但通过比赛和学习,感觉自己的价值大大提升了。”杨云说,备赛期间,她每天下班后坚持在医院训练两小时,回家还继续练习。对她而言,最难的是口腔清洁项目,“使用镊子和止血钳不够熟练,操作速度慢”。通过反复练习,她的动作愈发娴熟。

医疗护理员师资组的选手均为省内医疗机构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与往年护理技能大赛不同,师资组竞赛采用“边做边讲”的双重角色考核模式,不仅考核操作技能,更注重教学能力,后者占总分的20%。

史瑞芬解释说:“我们要求师资组选手重点讲透,难点讲清,还要指出护理员操作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是按照临床老师的要求来设计评分标准,在广东是首次尝试。”

李航自2021年起承担护理员培训工作。作为一名男性医疗护理员师资,他认为男性护理员在体力、照顾男性患者方面具有优势,“比如危重病人翻身过床,女性同事体力可能不够,遇到男性患者,也能避免尴尬。希望更多男性能加入这个行业。”

比赛中,李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一心三用”——边操作、边教学、边应对患者突发情况。竞赛现场,他遇到了患者不配合的情况,“检查胸腔引流管时,患者不愿咳嗽。我停下操作进行安抚,说明配合对康复的重要性,并跟医生沟通用了止痛药物,他才愿意配合。这既考临床能力,又考教学和沟通能力。”李航还承担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任务,这使他在“边做边教”时更有经验和技巧,能结合护理员的学历背景,用通俗语言讲解专业知识,如通过口诀帮助记忆操作要点。

明确职业边界,推动行业标准化

竞赛组委会委员、广东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院长张容早在2021年,就编写了《医疗护理员服务管理规范》。她指出:“医疗护理员与护士的职责边界应明确区分。护士主要负责医疗护理专业技术性工作,而医疗护理员则是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护及辅助性护理服务的人员。”

此次竞赛全程紧扣“医疗护理员”职业特性,通过真实临床场景设计,厘清其与护士、养老护理员的职责边界。在决赛场景中,选手需同时护理两名无陪护的一级护理患者,处理呕吐弄脏床单、患者拒绝检查、多管路维护等突发状况。“针对肺癌术后带胸腔引流管的患者,需在翻身时妥善固定管路,防止引流液倒流。这类医疗场景的考核,正是医疗护理员区别于普通护工的核心标志。”史瑞芬说。

杨云在竞赛中深刻感受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以前日常操作中,对患者管道防护、病情观察关注得少。通过这次竞赛,我学会了防管道脱落、观察伤口渗液,对患者的关怀也更到位了。”

李航也表示,竞赛案例高度贴合临床,“像高处坠落伤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这些题目,都是我们平时会遇到的情况。通过比赛,我更清楚要怎么教护理员观察和处理这些突发状况。”

“过去护工队伍零散、操作随意,如今通过竞赛明确了‘什么能做、怎么做’。”史瑞芬表示。赛事评分细则细化至每一个操作环节:喂食时勺子角度、翻身时床栏固定、叩背时避开肾区等均有明确标准。其中人文关怀、沟通等软技能占实操成绩的25%,倒逼选手从“机械操作”转向“有温度的照护”。

竞赛为引,助力民生工程落地见效

“医疗护理员是免陪照护服务的主要执行者之一。此次赛事是广东省推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省护理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成守珍介绍,自启动试点以来,广东始终将免陪照护服务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推进。省政府领导专题研究部署,省卫生健康委将其纳入今年十大便民惠民行动,目前已在全省8个地市47家医疗机构开展试点。为夯实服务基础,医疗护理员培训已纳入《广东省“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每年计划培训 1万人次,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训18.37万人次。

“免陪照护服务的核心是解决‘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民生痛点,高素质的医疗护理员队伍是关键。”成守珍表示。为保障队伍质量,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人社厅出台多项政策。今年将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者可获1000—3000元不等的补贴。广东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医疗护理员职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专场遴选,确定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护理学会、深圳职业技术大学3家单位承担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从制度层面筑牢行业发展根基。

据介绍,医疗护理员队伍的构成正发生变化。不少有护理学习背景的人员陆续加入,一些职业院校学生也希望在校期间参加医疗护理员资格认证,为就业做准备。广东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推动完善医疗护理员培训体系,探索科学合理的免陪照护服务支付方式。

成守珍表示,本次竞赛不仅是技能比拼,更是广东省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通过竞赛,像杨云、李航这样的一线护理员和师资的职业认同感得到提升,社会对“免陪照护服务”的职业认知和信任度也在不断增强。

(朱琳 陈嘉萍 李沁芳)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