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食堂飘着豆浆油条的香气,傍晚的操场扬起少年的衣角。看似毫无关联的食堂餐盘与操场跑道,却在某个闷热的午后,用一场意外让我读懂了它们的秘密对话。
那天体育课后,我头晕目眩地瘫坐在树荫下。好友递来的巧克力没能缓解不适,医务室老师指着我空空的餐盘说:“今早你是不是又只啃了个肉松面包?”我这才想起,连续一周为了多睡会儿,我都跳过蔬菜和鸡蛋,用甜腻的糕点匆匆应付早餐。餐盘里少掉的营养,最终在跑道上以虚弱的方式“讨债”。
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餐盘里的色彩。当紫甘蓝的脆爽遇上煎蛋的焦香,当玉米的清甜混着糙米饭的嚼劲,这些曾被我嫌弃的“清淡”食物,竟比油腻的炸鸡更能给身体“续航”。而操场的塑胶跑道,也成了检验这些营养的试金石——曾经跑两圈就气喘吁吁的我,在坚持均衡饮食后,渐渐能跟上班级长跑队伍的节奏。
一天我整理书包时发现,食堂小票和运动手环记录的步数竟悄悄形成了某种呼应:蛋白质充足的日子,跑步时呼吸更平稳;膳食纤维丰富的午餐后,体能训练也更轻松。原来餐盘与跑道早就在用身体的反馈进行对话,它们共同书写着健康成长的密码。现在的我,会认真搭配每一餐,也会期待每天的运动时光,因为我知道,这场关于营养与健康的“对话”,会陪着我跑向更远的未来。
(作者单位:中山市神湾神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