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近年来,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2年的27420例下降至2021年15407例,降幅达43.8% 。十五年来,广州市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09/15/018547.html

等待处理…

聚焦产业工人健康 医防融合多维保障

——广州市职防机构改革探索

林鲤洁
2025年09月15日

近年来,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2年的27420例下降至2021年15407例,降幅达43.8% 。十五年来,广州市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也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在广州,职业人群的健康体检数据显示,产业工人慢性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偏高和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7.1%、16.8%、48.5%和28.6%,45岁以上则分别高达19.3%、36.1%、67.7%和42.1%。

“有效维护产业工人安全健康权益”是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要求。产业工人职业健康防治工作长期由各地职业病防治机构负责,但迈入新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与产业工人疾病谱及健康需求已然改变。面对健康科普难以精准到位,慢性病管理缺乏监测与随访,产业工人使用公共卫生服务存在不便,企业选址优质医疗资源难以覆盖等问题,职业病防治机构需作出针对性的应变。

为此,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也是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下称“市十二医院”)以医防融合推进产业工人健康促进,将健康服务送进厂企,积极探索打造广州“医-工-企”产业工人医防融合创新模式,努力满足产业工人“少生病、好看病、看好病”的需求。

“医-工-企”融合 实现产业工人“家”门口就医

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广州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市十二医院联合广州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以及医疗卫生领域关键社会团体,以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医院专业优势和企业主体优势为支撑点,整合多方力量开展产业工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通过工会组织,针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试点;企业配合落实组织,全面摸清企业员工健康状况和需求;建设互联网医院,相关医疗专家组成专科小分队把体检车开到工厂企业提供门诊就医、专业检查、药物配送、医保选点等服务。同时医院作为工作枢纽,开展癌症筛查、医联体双向转诊等保障。

根据产业、企业工作性质不同,不同产业工人群体面临的慢性病危害因素及高发病种不同,市十二医院会针对调研情况录制并推送相应疾病医学科普,制定对应“健康处方”科普手册,创新制作并发放“职业人群健康手册”及“职业人群健康科普精品课程手册”,实现一个电话可以进行健康咨询和导诊,同时开展“三高”及预防职业病危害科普讲座、急救技能和外伤处置技能等专题培训,实施体检报告解读与职业健康操推广等个性化健康促进,精准提升产业工人健康素养。

在广州市开展产业工人职业健康助企行系列活动中,市十二医院推出产业工人慢性病防控“1+5+N”健康促进创新服务体系,将体检-医疗-健康管理全链条无缝串联。即“1”指一个互联网医院运行中枢,“5”指“精准科普、车载三送、专科医联、专家保障、医保服务”五项爱心行动,“N”指提供N种个性化服务,根据厂企现实需要实行一企一策策略。在此模式下,医院检查车及医护人员抵达厂企,产业工人只需按照自己需求完成互联网医院挂号,开展诊疗、检查,药物可通过物流手段直接配送,实现“人不出工地,家门口就医”。

医院开辟新路径 成效惠及数万人

自2024年广州市产业工人职业健康助企行系列活动启动以来,市十二医院已开展6家试点企业、工地产业工人关爱行动,惠及逾4万名企业职工,发放“职业人群健康手册”“健康科普精品课程手册”和20余种“健康处方”共计2万余份;开展健康科普直播21场,直播观看累计29643人次;接听产业工人健康咨询电话达1336人次。

以内科为例,基层和头部三甲医院转入929人、转至基层和头部三甲医院271人;“车载三送”直接服务产业工人约3600人次,回访满意度100%;以某企业为例,开展互联网医院和医保政策宣传覆盖产业工人18443人;解读体检报告约600人次,有5973人次提出健康需求,健康需求数达47027项。同时还实现了互联网医院应用的突破,“车载门诊”促使线下首诊+互联网医院复诊有效衔接,为改变互联网医院应用不广、患者使用率不高的现状找到新路径,2025年互联网医院日均就诊人次为2024年的1.9倍,在取得“零的突破”后快速实现倍速增长。

其间,广州“医-工-企”产业工人医防融合创新模式工作成效被国家、省、市各级媒体报道40余次,2次登上学习强国、6次登上《人民日报》,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广州市直机关工委4次专题刊发,“广州政协”公众号5次专题报道,不仅营造出社会共关爱、民众齐关注的良好氛围,该项目还获评广州市2024年“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百优案例、广州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典型案例。该工作成效《树立大健康理念 创新推动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探索“职业病防治+”综合健康服务模式》被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第93期《卫生健康工作交流》刊发,获评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一地一品”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案例。

共赢共促 推动医工企高质量发展

市十二医院打造的广州“医-工-企”产业工人健康促进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的目标,形成多方共赢共促产业工人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医院角度来说,一方面传统的职业病防治职能结合综合临床工作,加以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开创服务庞大目标群体的健康促进,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可借鉴的参考;另一方面,可对实力中游的“腰部”市属综合医院提供业务发展的开拓思路以及人文医学、服务模式的思考,同时其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初具雏形。

此外,通过着力解决产业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可以让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该工作汇聚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健康所急所需的工作合力,发挥统筹协调优势,突破工会传统困难帮扶和送温暖的“事后”服务,通过典型引路和问题解决,将健康保障“前移”,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健康保障改革迈上新台阶。

对企业和产业工人队伍而言,大幅缓解产业工人请假看病就医与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精准提升产业工人健康素养,并形成有效的慢性病管理监测随访机制,同时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联合会诊、手术预约、床位预约、双向转诊、癌症筛查和诊疗一站式服务,缓解了产业工人就医、寻求医疗资源难的问题,降低了企业长期用人成本。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