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因长期不当育儿行为引发肝脏破裂大出血的42岁宝妈,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紧急救治后,该患者已转危为安。这一案例揭示了日常育儿行为中潜藏的健康风险,在此专家提醒,家长需警惕宠娃方式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
突发腹痛背后的“爆肝”危机
42岁的谭女士(化名)是一名全职母亲,2年前高龄产子后对宝宝格外呵护,日常事务亲力亲为。谭女士与2岁儿子玩耍时突发腹部剧痛,伴随头晕、恶心、腹胀等症状,家人紧急将其送医。
值班医生李晓锋迅速接诊并完善检查,急诊超声显示:“肝占位并周围积液,不排除肝占位破裂出血可能,其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下降。”李晓锋表示:“谭女士已出现头晕、乏力、气促等症状,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结合临床经验,判断为肝破裂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若未及时处理,生命将面临严重威胁。”
宠娃需适度警惕肝脾潜在危害
谭女士康复后对医护人员表达了感激,但对自己突发肝破裂的原因仍困惑不解。主任医师曾宪成追溯病史发现,谭女士为逗宝宝开心,常平躺让其在腹部跳跃——这一行为成为诱发肝破裂的直接原因。
“肝脏位于右上腹,脾脏位于左上腹,两者作为血液回流的中转站,质地脆弱且血供丰富,一旦受到外伤极易引发迅猛出血,短时间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曾宪成解释道。尽管多数家长的类似行为并无大碍,但如果腹部存在潜在病变,此类动作可能触发致命风险。
曾宪成提醒:“宠娃时应避免可能伤及肝脾的危险动作,尤其腹部有病变者更需警惕。建议定期体检,及时排查肝脾部位的‘隐形炸弹’,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