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暑假尾声渐近,空气中弥漫着对自由时光的不舍与对新学期的焦虑,这种复杂情绪不仅困扰着学生,也让部分家长陷入压力漩涡。近年来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08/25/018477.html

等待处理…

开学季:心理压力与肠道健康的双重考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许咏怡 何淦清 李敏
2025年08月25日

暑假尾声渐近,空气中弥漫着对自由时光的不舍与对新学期的焦虑,这种复杂情绪不仅困扰着学生,也让部分家长陷入压力漩涡。近年来,“开学腹痛”现象悄然浮现,它并非单纯的生理疾病,而是未完成作业与辅导压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身心反应。

案例:作业“赶工”引发心理性腹痛

11岁的小学生子航(化名)近期频繁出现胃胀、反酸症状,尤其在做作业时腹痛加剧。家长起初认为是假期饮食不当导致肠胃积食,自行购买健胃消食药物却未见成效。在消化内科就诊时,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与观察孩子情绪状态,怀疑其腹痛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经脑电图检查、焦虑情绪量化评估等综合检测,确诊子航同时患有“开学综合征”和“肠易激综合征”。前者表现为对新学期的适应性心理挑战(如焦虑、紧张),后者体现为胃肠道功能紊乱,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专业解读:压力激素与肠道健康的“隐秘对话”

消化内科杨辉教授表示,压力激素(如皮质醇、肾上腺素)在人体应激反应中扮演多重角色:它们不仅加速心跳、升高血压,更与消化系统存在复杂的“对话”。当儿童面临重返校园的环境转换(尤其是严格的学习氛围)时,隐性压力可能超出其情绪识别能力范围,导致身体以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等形式表现出来。杨辉教授指出,对于症状显著或持续不缓解的患儿,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干预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并提供针对性治疗。

成人警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压力警报”

值得注意的是,压力与肠道健康的关联并非儿童专属。杨辉教授介绍,临床医学已明确界定情绪波动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焦虑、紧张等持续性压力可直接诱发肠易激综合征(IBS)。这类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黏液便等,多发于20~50岁女性群体。此外,IBS常伴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严重干扰患者的工作、学习及心理健康,显著降低生活质量。

专家支招:帮助家长应对“开学综合征”

针对“开学综合征”引发的身心问题,杨辉教授建议:

时间管理:将作业分解为小任务,避免临近截止日期的恐慌。家长可协助孩子制定学期学习计划,设定可实现的短期目标,减轻焦虑感。

作息调整:开学前1周逐步提前生物钟1~2小时,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维持身体整体健康。

压力调节: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降低压力激素分泌,鼓励户外运动释放快乐荷尔蒙,增强抗压能力。

饮食优化:保持均衡膳食,增加纤维摄入,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为肠道创造友好环境。

情绪支持:建立家庭倾诉空间,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学业挑战,培养积极心态,增强应对困难的信心。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杨辉教授)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