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上分娩球课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到2025年底,全国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将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到2027年,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英德市积极推进相关政策落地,目前全市5家二级以上医院均开展分娩镇痛服务。
分娩体验升级
在英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准妈妈王女士不再像以往那样面对冰冷的检查台与匆忙的问诊。取而代之的,是她专属的“孕产健康管家”递来的温水,以及多学科团队围绕孕期营养、心理调适与风险筛查的细致沟通。这仅仅是英德重塑分娩体验的开端。
英德市正将产科门诊打造为“安心第一站”。门诊全面推行“一人一诊室”保护隐私,设置早孕门诊、胎儿健康管理门诊、遗传咨询门诊、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等专科门诊。引入孕期心理辅导,孕产保健科联合精神心理门诊为孕妇提供专业疏导,帮助孕妇缓解产前焦虑和情绪波动,让整个孕期在身心舒适中度过。
针对高危孕产妇,英德市人民医院设有高危门诊,产科、内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还有助产士门诊,结合每位孕产妇情况进行宣教,为孕产妇提供持续照护和指导。一位资深助产士表示:“我们提前介入,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门诊不仅是检查,更是建立信任、全程守护的起点。”这些门诊让高危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下降。
走出诊室,知识的接力棒交到“孕妇学校”手中。这里的课程告别了空洞理论,直击孕期痛点与分娩恐惧。资深助产士亲身示范呼吸减痛法,麻醉医生详解无痛分娩流程,新生儿科医生手把手教授护理技巧。新手爸爸周先生笑称:“以前觉得带娃是‘玄学’,现在敢说自己是‘半个专家’了。”
孕妇分娩球训练深受准妈妈们追捧。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朱婷婷每次上课时都会介绍分娩球在孕晚期、产前准备以及分娩过程中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如促进胎儿入盆、锻炼盆底肌和核心肌群、减轻水肿和宫缩疼痛、加快产程进展等。“每次上完分娩球课,腰酸都能缓解大半。”孕36周的郑女士是分娩球训练的“忠实粉丝”。训练课程中特别设计的夫妻互动环节,让准爸爸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扶着球稳住妻子的身体、跟着节奏计数呼吸。
“恐惧源于未知。我们不仅要教,更要让她们自己‘做到’,真正拥有选择与掌控的力量。”护士长朱秀丽表示。
精准镇痛舒适分娩
从门诊初诊的细致呵护,到孕妇学校的全面赋能,直至产房中镇痛技术的温暖护航,英德的分娩服务体系正编织成一张以产妇为中心、无缝衔接的关怀之网。
传统分娩方式时期,产痛被列为最高级别疼痛(VAS疼痛评分10分),多数孕妇经历长达数小时的剧烈宫缩痛,并伴随有肌肉撕裂感和极度的疲劳感。
自引入分娩镇痛技术后,孕妇进入临产状态时,无论宫口开了几指,只要孕妇需要,就能上无痛,这打破了传统“宫口开至3指才能镇痛”的限制。英德二级以上医院均建立产科与麻醉科“无缝协作”机制,麻醉医师24小时驻科值班,孕妇一有需求,10分钟内即可到位评估;产程中,产科护士与麻醉师每30分钟监测一次生命体征、胎心及疼痛评分,动态调整用药剂量。就像给疼痛装了“调节阀”,既不影响产力,又能精准控痛。
产妇陈女士在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待产时,宫口开至2指时疼得浑身发抖,实施镇痛后,VAS疼痛评分从10分降至2分,4小时后顺利顺产。另一位产妇王女士生二胎时尝试无痛,“一胎没打无痛,疼得喊到嗓子哑,这次全程清醒,配合着助产士的指导与节奏,轻松就能生产,感觉自己超棒!”
英德市妇幼保健院自开展分娩镇痛以来,分娩镇痛率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达到79.87%,产妇满意度连续3年保持在98%以上。正如一位产妇在感谢信中写的:“你们让我知道,生孩子不是‘渡劫’,而是一场被温柔接住的幸福仪式。”
一位参与服务升级的产科医生坦言:“我们最终目标不仅是‘无痛’,更是‘无惧’。当孕妇走进医院时眼里有光、心中有底,这才是医疗真正的温度。”
(作者单位:英德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