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空调使用频率增加与伏案工作时间延长,肩周炎患者数量明显上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物理治疗师陈钰杰指出,肩周炎并非“忍一忍就能自愈”,错误应对反而会加重关节粘连。那么,肩周炎究竟该如何科学防治?
夏季肩周炎高发诱因
广州李女士(化名)因夜间肩痛难忍就医,被确诊为肩周炎。陈钰杰分析,夏季肩周炎高发主要源于三大因素:空调冷风直吹肩颈、运动后骤遇低温环境,以及长期伏案导致的肩关节劳损。肩周炎本质是关节囊粘连,又称“冻结肩”,典型症状为进行性疼痛与活动受限,患者常出现梳头困难、夜间痛醒等情况。
高危人群需重点防护
肩周炎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更年期女性,以及糖尿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患者。此外,长期伏案办公的职场人群也属高危群体。夏季特殊环境因素易诱发或加剧症状,需格外注意。
把握治疗黄金期
肩周炎自然病程长达2年,分为粘连前期、渐冻期、冻结期和解冻期四个阶段。疼痛主要集中在前两期,以夜间痛及三角肌牵涉痛为主;进入冻结期后,关节活动受限显著加重。早期(粘连前期)及时干预,可有效缩短病程,避免关节严重僵硬影响生活。
个性化综合康复方案
肩周炎以保守治疗为主,仅少数长期僵硬且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需手术干预。具体康复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如冲击波疗法可精准作用于粘连部位,改善组织状态;理疗利用超短波、干扰电等技术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康复治疗师通过关节松动术、推拿等手法治疗改善关节功能;还有定制的力量与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计划以及结合经络与神经解剖原理的针灸、颊针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减轻疼痛。B超引导下介入治疗也是重要方式,包括类固醇注射直接抑制关节囊炎症、降低粘连程度;注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进行液体扩张以松解粘连;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促进组织修复;透明质酸注射润滑关节、缓解摩擦疼痛。居家康复训练同样关键,可进行站立位下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的钟摆运动;面对或侧对墙壁,用手指沿墙面缓慢上爬的手指爬墙练习;以及将患侧手臂上举、反复触摸后背的后伸摸背动作。
专家特别提示
夏季运动爱好者需注意区分肩周炎与肩袖损伤,二者治疗方式截然不同。若肩痛持续超过1个月,或严重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应及时前往康复医学科就诊。陈钰杰表示,规范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减轻痛苦,避免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日常防护方面,办公室人群应定时活动肩颈、避免空调直吹;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都是保护肩关节的有效措施。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物理治疗师陈钰杰、主治医师于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