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网溪走村串户给村民看诊
早上8点准时开门,每日规律坐诊,解决村民头疼脑热、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症,日均为二十几个村民看病……这是许网溪的驻村工作日常。“现在村里普通头疼脑热、腰腿痛在村卫生站解决,无需奔波市区,村民的健康幸福感显著提升了!”白沙村委工作人员难掩兴奋。
清远市英德市英城街白沙村常住3000余人,老人小孩居多,日常就医多依赖村医。但2018年起,卫生院派驻医生频繁更换,甚至曾1年无村医,村民看病难问题凸显。2021年,52岁的许网溪主动请缨驻村,面对院领导提及的乡村条件有限、他年事已高等顾虑,他坚定回应:“村民看病难,党员不顶上谁顶上?”可这一顶便是4年,他也成了英德市首个拥有副高级职称的“村医”。
今年6月一个暴雨天,74岁独居的吴阿婆突发头晕呕吐,颤抖着拨通许医生的电话,他便顶着狂风暴雨,拿起药箱往吴阿婆家赶,发现情况紧急,马上拨打120救护车把阿婆送到市区医院。“许医生,太谢谢你了……”吴阿婆抹着泪紧紧拉着许网溪的手。“没事的,这是我该做的。”类似的场景,在白沙村经常上演:暴雨天提着药箱蹚积水送退烧药,农忙季带着血压计蹲在田埂上给劳作的村民量血压,遇到村民前来咨询健康问题,他总是耐心解答……
为了加强对村民疾病的管理,许网溪特别建立2本台账,一本记录上门出诊情况,一本记录危重患者的转诊情况。凭借30余年的从医经验与骨子里的温暖亲和,他对全村村民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哪家阿婆的高血压需定期监测,哪家阿公的糖尿病要控制饮食,哪家孩子到了接种疫苗的时间……白沙村纳入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的老人、儿童等群体,他都记挂在心。入户随访时,他总爱用“拉家常”的方式做健康宣教。给高血压患者开药时,他会指着血压计耐心解释:“您看这数值,超过140就得控盐了,炒菜少放半勺盐,比多吃1片药更管用。”给糖尿病老人测血糖后,他总不忘叮嘱:“红薯当饭吃没问题,但别当零食;香蕉甜,一次只能吃半根。”
56岁的许网溪全面挑起白沙村民众基本医疗服务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担子,有效缓解了村民的就医难题,打通了农村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了村民信赖的“健康管家”。
(作者单位:清远市英德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