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情的病痛如风暴般席卷而来,击打在父亲的身上,整个家庭的世界仿佛瞬间倾塌。身体的疼痛与治疗的艰辛是看得见的战场,可潜藏在平静表面下对未知的恐惧和亲人强忍的泪水、彻夜难眠的焦虑是一场身心俱疲的双线作战。
面对病魔的阴霾,汕头市小娜(化名)一家与医护一起用不离不弃的守护、无声的理解与彼此支撑的勇气,织成了最坚韧的心理防线。他们不仅共同抵御着疾病的侵袭,更在爱的微光中,重燃了每一个成员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最终在病魔的阴影下,走出生命的至暗时刻。
以下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下称“南方医院”)普外科患者家属小娜的讲述。
去年12月底,汕头老家的阳光明明很暖,一个电话却让我如坠冰窖。“你爸爸的胃镜结果不太好,建议尽快去广州大医院看看。”电话里传来家乡医生的声音,平静的生活被猛地撕开一道口子,焦虑瞬间漫了进来。
2025年1月1日,高铁载着我们一家三口驶向广州……爸爸坐在旁边,反复念叨:“应该没啥大事”……我看着他强装轻松的侧脸,手里攥着的检查单,边角都被捏破了。
第2天我们到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办理住院,并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入院检查,最初的指标让人松了口气,胃肠癌三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胃镜活检报告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所有侥幸——“低分化腺癌”。我盯着报告上的黑字,突然听见妈妈压抑地哽咽,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连报告都快拿不住了。看着爸爸还在病房里哼着潮汕小调,我们咬着牙没说实情,只告诉他“有点炎症,住院调理下就好”。
1月13日清晨7点,爸爸被推进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我和妈妈在外面数着时间。手术开始不到1小时,医生告知:“腹腔镜探查发现腹膜有隐匿的转移病灶,判断已经有远端转移,不能继续做根治性手术。”那一瞬间,世界好像静得只剩下自己的心跳……“远端转移”这4个字就像判决书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们躲在楼梯间哭着给亲属打完电话,擦干眼泪才回到病房,笑着对爸爸说“手术很顺利,接下来要好好打针调理”。
接下来的日子是化疗与免疫治疗的拉锯战。医生根据爸爸的免疫组化结果细细解释: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0),用不上靶向药;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蛋白诊断,肿瘤免疫的CPS评分<1,免疫治疗只能用双抗。医生的治疗方案为:静脉化疗(奥沙利铂)+口服化疗药(卡培他滨)+免疫治疗,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期间,爸爸坚持汕头与广州之间往返,每次化疗后会厌食三四天,但只要胃口好转,他就会拉着我们去吃早茶,还说“要多吃点才能有力气打仗”。这份“我不是晚期”的笃定,反而成了我们全家的精神支柱。
4个周期的“化疗+免疫治疗”结束后,第5个周期治疗前的复查成了转折点。当医生说“CT可见肿瘤较前明显缩小了,有机会手术”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狂喜涌上心头。出于对爸爸身体的考虑,医生建议多做2次化疗后,再住院评估手术。
6月9日,我们再次住进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进行全面术前评估,确认具备手术条件。6月17日,手术当天,胡彦锋主任和郭伟洪医生团队早早到了手术室,爸爸进行了长达5个半小时的微创全胃切除手术。我们在外面坐立难安,直到医护出来通知“手术顺利完成”,妈妈当场喜极而泣。
术后第2天,爸爸因肺部感染转入ICU。不能探视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郭伟洪医生每天去ICU探视后都会跟我们同步病情,成了我们和爸爸之间的“传声筒”。最难忘的是胡彦锋主任的电话。那天晚上,我正对着ICU的方向发呆,手机突然响了,传来胡主任带着激动的声音:“你爸爸身体体征各类指标都恢复得不错,这一两天就可以转去普通病房。”我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挂的电话,也不记得有没有对胡主任说“谢谢”,只记得我一个劲地哭,妈妈在旁边听着,突然笑了,笑着笑着也哭了……
转出ICU后,手术取样的活检报告陆续出来,结果显示爸爸化疗反应1级,癌细胞没有侵犯神经和血管,送检的16个淋巴结也未见癌转移,手术双侧切缘未见癌,但局部胃壁浆膜外增生的炎性纤维组织中见极少量癌组织浸润,医生也跟我们说爸爸通过治疗和手术,现在胃癌分期已经降至T1以下,后续还要继续配合化疗等治疗方式,治疗周期大概是1年,视情况而定。
6月25日,爸爸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1周后,7月2日出院,他换上衬衫,背着双肩包,脚步还有点虚,却非要自己走。半年时间,像一场漫长的隧道穿行……从12月的晴天霹雳,到1月的手术中断,再到5月的肿瘤缩小,6月的高难度手术,7月的顺利出院……那些在深夜里偷偷抹过的眼泪,在医院里熬过的通宵,在拿到复查报告时的心跳加速,终于在出院那天,化作了彼此眼里的光。
回望这半年,心态是最好的“药方”。爸爸从始至终地乐观,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我能打赢”的信念。这份积极,让他在化疗最难受时也能坚持吃饭、散步,为治疗打下了基础。同时,南方医院医生精湛的医术和耐心,让我们在最慌乱无措的时候,找到了治疗的信心和方向。最后,我们从没在爸爸面前掉过眼泪,哪怕心里再慌,也会笑着,我想家人的支持就是要“藏起担忧,露出笑容”。
现在爸爸正常饮食,正常生活。确诊后,他仍坚持上班,饮食方面,避免辛辣生冷,其余都正常进食,因为化疗伤身,日常我们比较注重让爸爸补充营养,帮助他增强免疫力。因为我们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带着希望往前走,总会等到“晦暗散尽,星河长明”的那天。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栏目:我家的健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