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讯 每到饭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称“附二院”)东门旁的“党群连心·共享厨房”总飘出阵阵香味,陪护的家属们正忙着为患者烹制熟悉的“家的味道”。这是湛江市首家“党群连心·共享厨房”,自2024年运营以来,已为2000余名患者家属提供免费自助烹饪服务。目前,赤坎、廉江等地的共享厨房正在加快建设,这份暖意将惠及更多人。
共享厨房的店面不大,里面却五脏俱全,7个标准化操作台干净整洁,多套炉灶、炒锅等烹饪器具一应俱全。来自雷州的陈女士已在这里为住院的父亲做了十几天饭,每天两餐,口味清淡。她感慨道:“家离医院远,这里提供了便利场所,大米还是免费的,自己做的菜健康放心。”
共享厨房的诞生,源于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回应。霞山区作为湛江的医疗强区,外来就医患者多,个性化用餐需求较为突出。2023年底,解放街道党工委联合附二院发放402份调查问卷,超半数群众反映就医期间用餐不便。了解诉求后,在湛江市委组织部的指导支持下,社区大党委整合组织、民政、团委、街道和医院等多方党建资源,启用“平急转换”机制,将医院临街闲置业务用房改造成标准化厨房,配备无明火电磁炉、消毒柜、冷藏柜等设备,还购买“场地险”筑牢安全屏障。
2024年3月,共享厨房投入使用,每周一至周六免费开放,每天分9时至11时、11时至13时、15时至17时、17时至19时四个时段供使用。
为让服务更贴心,附二院护士长在患者入院时会主动介绍共享厨房。群众通过手机小程序预约,登记病床号或就医材料后,即可前来烹制专属美食,水电、调味料及基础食材全免费。厨房里还增设文件复印、物品寄存等便民服务,做饭间隙,家属们常交流护理心得,还建立起互助微信群,在康复路上互相鼓励、传递祝福。
共享厨房的持续运营,离不开多方合力。日常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辅助开设“爱心超市”提供日常用品,基本实现收支平衡。2024年借助“6·30”慈善活动,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4.8万元,市慈善会支持2万元,为运营提供保障。管理上,街道、社区、医院和志愿者协会“四方联动”,组建由党员、医护人员和青年志愿者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成立“红管家”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附二院营养科党员骨干还为高血压、糖尿病、术后康复者等不同群体,定制个性化膳食食谱并提供营养咨询,延伸“医疗+康养”服务。
依托i志愿“公益积分”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50多名志愿者加入,累计服务时长超1800小时。退休党员庄茁作为志愿者副队长,每周一至周六8时许准时到岗,负责厨位登记、厨具维护等工作。“退休后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很有意义。”庄茁说。
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小小的灶台,蕴含基层治理大智慧。湛江市“党群连心·共享厨房”以“党建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模式,用烟火气串联起党群温情。
(林露)
栏目:行动力度 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