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克服晕血的护理新兵成长为静脉治疗学科带头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士长陈惜遂在临床护理工作35年,亲历了医院从菜地到现代化院区的蜕变;直面了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困境,创新运用血细胞分离机开展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为危重患者争取生机。
去年,她主持的“深静脉导管同质化维护技术”获评国家级卫生健康技术推广项目,成为粤东地区唯一入选的护理项目,这已是陈惜遂第4次登上国家级平台。自2015年起,她持续在静脉导管维护、血流感染防控等领域输出创新成果。如制定静疗相关管理制度及相关流程、质量评价标准等;培养“静疗教练”、开展“安全输液”“个案护理”比赛等;她还积极开展国家级卫生健康技术和省级适宜项目推广、开展同质化管理,发挥专业辐射作用,将“汕大模式”医联体经验在国家、省平台分享。
“静脉治疗看似平常,却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陈惜遂说。基于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护理的深刻认知,她多次赴京沪进修,2014年创建粤东首个静脉导管门诊。面对携管患者频发的并发症,她创新引入PDCA质量管理模式,通过4个月对比研究发现:实施专科护士专职管理和定期回访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陈惜遂先后在中华护理杂志等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获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科研课题16项、成果奖3项;参编教科书专著6部。主持国家级卫生健康技术推广1项、省级适宜技术3项,先后荣获广东省“十佳护理科技工作者”、汕头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