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是不是不能再接触猫和狗了?”19岁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小媛(化名)带着满脸的无奈和不舍,走进了过敏反应科的诊室。
过敏困境与梦想的冲突:一位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故事
小媛自幼热爱小动物,这份热爱让她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梦想成为一名兽医。然而,大学期间她发现,每次接触猫狗后都会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鼻痒、眼痒等明显过敏症状。确诊为猫狗毛过敏后,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但她的学业和未来职业需要频繁接触宠物,这让她陷入困境。经过医生详细评估,为她制定了个性化脱敏治疗方案。坚持治疗3年多后,小媛惊喜地发现,接触猫狗后的过敏症状基本消失,她终于能够自如地与心爱的动物相处了。
日常生活中,猫狗等有毛宠物是许多家庭的重要成员,带来情感慰藉甚至健康益处。然而,当宠物成为过敏原时,患者便面临情感需求与身体健康的尖锐矛盾:远离宠物可能带来情感失落,接触宠物又会引发过敏症状,影响健康与生活。如何平衡两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应对:控制症状与根治疗法
刘昀主任医师表示,怀疑宠物过敏不必过度焦虑。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是基础。但对于因情感或职业原因无法远离宠物的患者,科学治疗是关键。
控制症状可采用药物治疗与靶向治疗,使用抗组胺药、鼻喷激素、生物制剂等快速缓解喷嚏、流涕、眼痒等不适。而精准脱敏治疗则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本”的方法,在控制症状基础上,通过逐步让免疫系统“适应”过敏原,从源头减少或消除过敏反应,可实现长期缓解、减少药物依赖的目标。
脱敏治疗(也称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其核心机制是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对过敏原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反应。它能够显著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相关症状,减轻打喷嚏、流涕、鼻塞等鼻部症状,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以及眼痒、皮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帮助患者减少对缓解症状药物的依赖,降低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脱敏治疗还可以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展和加重,例如降低过敏性鼻炎患者发展为过敏性哮喘的风险,让患者更好地参与日常活动,减少因过敏症状导致的生活不便和心理负担 。
脱敏治疗的长期疗效显著,许多患者在接受3~5年的规范治疗后,过敏症状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能够正常接触过敏原而不引发严重反应,且疗效在停止治疗后仍可维持近10年甚至更长时间。其总体安全性良好,但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全程监护,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过程安全可控。
刘昀主任医师建议,长期受猫毛、狗毛、尘螨、蟑螂、霉菌、花粉等过敏困扰的患者,应及时寻求过敏反应科的专业评估。医生将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无论是控制症状还是追求根治,科学方法都能助您重拾与爱宠和谐相处的快乐!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主任医师 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