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在中国的美食版图上,广东美食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分别体现了粤菜的3大饮食文化,犹如3颗璀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05/19/018117.html

等待处理…

解锁广东美食密码 探寻饮食健康之道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蒋琦 王萍 洪晓敏 黄栩滨
2025年05月19日

在中国的美食版图上,广东美食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分别体现了粤菜的3大饮食文化,犹如3颗璀璨的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健康饮食智慧和健康密码。

探秘广府茶点营养

广府地区,以“厨出凤城,食在广州”闻名,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饮茶习惯。饮茶时,习惯搭配各种点心小吃,形成了“一盅两件”(茶一盅、点心两件)的传统。广府茶点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糕类、包类、肠粉类、酥类等系列。

糕类点心。由于自然环境和种植作物的不同,广式糕类点心以米粉为主要原料,搭配各色调味蔬果,经清蒸而成,如芋头糕、马蹄糕、萝卜糕、桂花糕、芝麻糕、红豆糕、松糕等。这些糕类点心口感软糯,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广府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

包类点心。包类点心包括叉烧包、生肉包、莲蓉包、生煎包、奶黄包、流沙包等,其中以叉烧包最为出名。其外皮软白香甜,形似雀笼,内馅外露,软嫩多汁、甜而不腻的广东特色烤肉 —— 叉烧,深受广府人喜爱。

肠粉类。肠粉,又称拉肠,以大米磨成的米浆为原料,待米浆蒸成薄皮状,搭配各种馅料卷成肠状,蒸熟后淋上酱油等调料汁食用,其口感爽滑,营养丰富。根据馅料的不同,可分为牛肉肠、猪肉肠、猪肝肠、鱼片肠、鲜虾肠、叉烧肠、滑鸡肠、芝麻甜肠等。

酥类点心。酥类是将面粉、糖、黄油和水混合起来,烘烤后作为外皮,内夹各种馅料的一种点心。“酥”是形容这种点心的外皮松脆、薄而易碎,如叉烧酥、蛋黄酥、榴莲酥、核桃酥等。

此外,咸煎饼、春卷、糯米鸡等茶点,以及水晶虾饺、鲍汁凤爪、干蒸烧卖、豉汁排骨组成的“早茶四件套”,也都是广府早茶的经典选择。这些茶点将动物性食物、蔬菜和主食米面完美结合,食物种类丰富多样,从营养搭配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实现膳食平衡。

调整膳食结构。调查发现,广府菜地区居民的饮食结构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居民的平均每日谷物摄入量在膳食指南推荐范围内,但薯类、全谷物和杂豆的摄入量仍有待提高。建议饮茶时,可选择燕麦包、芋头糕、红豆糕、玉米饼等,增加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的摄入;亦可选择双皮奶、姜撞奶等增加奶制品的摄入。此外,广府地区居民蔬菜摄入量刚达到推荐量的下限,水果摄入量仅为推荐量下限的47%,而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较高,是膳食指南推荐量上限的1.5倍,其中猪肉摄入量占比为34%。因此,建议广府居民控制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猪肉等畜肉的摄入量,1 周内鱼类和禽畜肉、蛋可以互换,但不可用畜肉全部取代其他动物性食物。

保证营养均衡。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外来菜系如湘菜和川菜对广府地区的传统饮食习惯产生了影响,快餐、在外就餐等越来越普遍,居民对蛋糕甜点、快餐和方便食品的摄入也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广府居民应学会读懂食品预包装营养标签,选择低盐、低油、低糖食品。建议上班族应减少在外就餐和点外卖的频率,控制菜品分量,同时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奶制品的摄入,做到食物多样,保持吃动平衡。如果每天难以实现平衡,也应争取在一周内保持膳食平衡,确保整体的营养摄入均衡。

品潮汕海鲜食养之道

潮汕地区处于沿海平原,河网密集,海岸线长,水产资源极为丰富,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潮汕菜以海鲜为特色的传统。

潮汕美食风情。潮汕人擅长烹制各种海鲜,小小的蚝(牡蛎)在潮汕厨师手中,可以变幻出多种美味佳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蚝烙。蚝烙以地瓜粉、蚝和蛋为主要原料,在平底锅上煎制而成,食用时蘸上鱼露,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潮汕地区还“喜好吃生”,生腌螃蟹、生腌蚬和生蚝等生食海鲜,是当地的传统美食,独特的风味吸引了众多食客。此外,潮汕的卤味和粿品也闻名遐迩,这些传统菜品不仅是美味的食物,还承载着潮汕人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在以往的祭祀活动中也是必备品。同时,潮汕牛肉火锅、海鲜砂锅粥等美食,也深受大众喜爱。

控制海鲜摄入。调查显示,潮汕地区居民水产品摄入量较高,每日食用的水产品、禽畜肉类及蛋类的合计总量,超出了膳食指南的推荐量范围。因此,潮汕居民需要适当控制动物性食品的摄入总量,即使是喜爱的海鲜,也应适量食用。

警惕酱中藏盐。潮汕菜特别重视配酱调味,不同的菜色需要搭配不同的酱碟,一菜一碟,咸甜酸辣,各有讲究。然而,在享受美味酱料的同时,也要注意调味料中的隐形盐(钠)。如鱼露、豆酱、鸡精、蚝油等调味料的钠含量均不低,虽然每次食用量可能较少,却可能占了成年人全天钠摄入量的1/3以上。例如,10ml的鱼露相当于2.5 ~2.7g的盐,10g豆酱可能相当于1.5g的盐,而成年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因此,潮汕居民在饮食中,应适量使用调味料,避免摄入过多的钠。

此外,潮汕居民还应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奶类和大豆的摄入,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实现均衡营养,满足健康饮食的需求。

品客家美食话健康

广东的客家菜地区以梅州、惠州、河源等地为主要代表,多为典型的南方山区。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客家菜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山珍菌菇、河鲜、蔬果野菜和畜禽成为了客家菜的主要原料。客家名菜如盐焗鸡、梅菜扣肉、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开锅丸子、娘酒鸡等,都是客家人利用这些原料创造出的经典杰作。这些菜品不仅味道鲜美,还蕴含着客家人的生活智慧和对家乡的热爱。

调查发现,客家菜地区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达膳食指南推荐量上限的 1.6 倍,其中猪肉摄入量占比最高,为42%。因此,建议客家居民控制畜禽肉的摄入,优先选择鱼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不可用畜肉全部取代其他动物性食物。

在客家饮食文化中,干腌腊制品占有突出地位。由于客家地区多为山区,过去交通不便,人们难以买到新鲜肉类,于是将多余的肉食腌制保存,并制作成菜干、萝卜干、红薯干等耐储存的食物。然而,烟熏和腌制肉在加工过程中,不仅使用了较多的食盐,还容易受到多环芳烃类等物质的污染,过多摄入可能增加某些肿瘤的发生风险。因此,客家居民需要控制干腌腊制品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菜地区居民的大豆及坚果摄入量达到了膳食指南推荐量,这得益于客家人对豆腐的喜爱。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可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等发病风险,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

此外,客家先民因在山区辛苦农耕,劳动强度高,饮食调味上注重用盐,口味偏咸、偏油。但现代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客家居民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应减少油盐的使用,同时增加水果和奶制品的摄入,更加合理搭配饮食,实现营养均衡。

广东的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各具特色,既展现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又蕴含着健康饮食的智慧。通过了解这些美食背后的营养结构和健康建议,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膳食平衡,吃出健康,让传统美食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