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是第32个“世界地贫日”,主题是“防控地贫,携手同行”,旨在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加强地贫筛查、早诊早治和健康管理工作。专家提醒,新婚及备孕夫妇应重视地贫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地贫患者夫妇可借助遗传咨询、辅助生殖技术、接受产前诊断,生育健康宝宝。
解码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又称海洋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基因携带者因珠蛋白基因缺陷使1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组成成分改变,主要分为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
正常情况,一个人有2组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的正常珠蛋白基因。地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概率相等。若夫妇其中一方为α地贫,另一方为β地贫,大多数情况下(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增加除外),不会生育中重型地贫患儿,可以正常妊娠。一个轻型地贫患者与正常人结婚,子女有50%机会出现轻型地贫。若夫妇双方均患同一类型的轻型地贫,每次怀孕均有25%机会生育重型地贫患儿、50%机会生育轻型地贫患儿(同父母一样)、25%机会生育正常儿。因此,每次怀孕都要进行规范的产前诊断。
掌握筛查要点
静止型或轻型地贫携带者几乎无临床表现,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多数可通过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等简单的地贫筛查手段找到其血液学表型,若筛查结果为阳性,则需进一步进行地贫基因检测。
常见筛查指标。血常规检查和血红蛋白电泳检查,是发现地贫基因携带者或患者的重要线索。血常规检查中,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fl和/或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提示患地贫的可能性较大,可进一步行血红蛋白电泳和基因确诊。血红蛋白电泳可区分不同类型的地贫,若筛查结果为阳性,需选择适宜的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段进行基因检测,确诊地贫基因型。
注意特殊情况。若出现地贫筛查结果阳性,但地贫基因常规检测结果为阴性,以及地贫筛查结果与地贫基因常规检测结果互相矛盾的情况,不排除是罕见的地贫基因突变,需进一步检查。要经过遗传咨询、家系分析,并充分结合筛查和基因诊断结果,才可能发现罕见地中海贫血的线索。
预防全攻略
婚前和孕前筛查是预防地贫的关键,可让夫妇双方了解自身是否为地贫基因携带者,若双方均为携带者,需到医院咨询其子女患病的风险。通过筛查可以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对于已知双方均为地贫基因携带者的夫妇,建议在计划怀孕前,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可行的生育方案。
辅助生殖技术。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配合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即“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通过遗传检测筛选胚胎是否携带地贫基因突变,优选不含突变的胚胎植入,避免因发现重型地贫胎儿而引产带来的身心伤害。
同时,PGT技术还可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HLA 配型)检测,“设计”无地贫且 HLA 配型相符的胚胎移植,出生后可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提供骨髓移植的条件。
产前诊断。高危夫妇怀孕后,实施产前诊断,避免中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在遗传咨询和知情选择的基础上,通过胎儿绒毛活检、羊水穿刺或脐血穿刺等,检测胎儿是否患地贫,由专业人员根据诊断结果,提供遗传咨询意见和必要的干预措施。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教授 陈慧 副教授 袁萍 主管技师 吕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