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是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因特定凝血因子缺失或功能不全致病,主要特征是血液凝固异常,目前无有效的治愈办法。患者受伤后出血难以止住,轻微擦伤或瘀伤也可能出血不止,严重时危及生命。患者症状的轻重与血友病类型、凝血因子缺乏程度相关。轻型患者可能经历较大创伤或手术后才出血;重型患者会自发性出血,出血部位集中在关节、肌肉、深部组织,也可能发生于胃肠道、泌尿道、脑部,引发疼痛、长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小杰(化名)跌倒后的伤口和注射瘀青难以愈合,经检查确诊为A型血友病,致病原因为F8基因出现突变,而小杰母亲为无症状携带者。根据缺乏凝血因子类型,血友病可分为血友病 A和血友病B,分别是因第八凝血因子(FVIII)和第九凝血因子(FIX)缺乏引起。其中A 型最为常见,占比为80%~85%。对于有血友病家族史的夫妻,可通过产前诊断或第三代试管婴儿来避免血友病宝宝。
探秘病因遗传
基因变异。血友病的根源是基因变异,A 型血友病由 X 染色体上F8基因突变引起,B 型血友病由F9基因突变所致。这些基因负责编码凝血因子,突变会导致凝血因子结构或数量异常,影响血液凝固。
隐性遗传。血友病主要的遗传模式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当父亲健康而母亲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时,每个孩子继承突变X染色体的概率均为50%,男孩若继承了该X染色体将患血友病;女孩则成为携带者。若父亲是血友病患者但母亲健康时,女孩均继承父亲携带的突变X染色体,成为携带者;男孩因继承父亲的Y染色体,为正常人。若父亲患血友病,母亲为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时,男孩、女孩均有50%的概率继承母亲突变的X染色体,成为携带者,同时也有50%的概率患血友病。
阻断患儿出生
目前血友病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患者需长期依赖输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替代疗法,这给普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有血友病家族史的夫妻,进行产前诊断和第三代试管婴儿,是降低血友病患儿出生率的有效方法。
对于已经自然受孕,但有血友病家族史的夫妻,可在妊娠11~13周进行绒毛组织活检,或妊娠16周后行羊膜腔穿刺术,获取胎儿DNA检测是否有血友病基因的缺陷。对于未怀孕的女性,可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即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技术(PGT-M),从每个胚胎中提取少数细胞进行遗传分析,筛选不携带血友病基因突变的胚胎移植回母亲子宫内,减少血友病宝宝的出生。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主任医师 罗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