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第一次将伊伊贴在胸口进行“袋鼠式护理”
肇庆讯 近日,四会市人民医院(肇庆市中心人民医院)正式启用全市首间新生儿一体化家庭式病房。这一举措让新生儿在接受住院治疗的同时,其父母也能同时入住并全天候陪伴,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照护。
该院新生儿一体化家庭式病房设计温馨,设施齐全,房间内配备满足新生儿治疗需要的医疗设备,也为患儿家长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用品和设施。医护人员全天在线,医生每日查房,根据患儿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孩子在住院过程中,除了由专人照护外,医护人员会对家庭照护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指导家长学习婴儿照护技能,缓解家长的焦虑,帮助患儿从医院顺利过渡到家庭。
伊伊(化名)是一名胎龄29周、出生体重仅1.2公斤的早产儿。在该院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精心治疗护理下,其体重已增长至2.1公斤,但仍需氧疗。经过专业评估,伊伊的母亲林女士获批入住新生儿一体化家庭式病房。在病房中,林女士第一次将伊伊贴在胸口进行“袋鼠式护理”。当伊伊本能地向母亲心跳方向蜷缩时,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马上跃升至98%,这一幕让在场人员动容。
据该院儿科主任梁大康介绍,国外研究表明,家庭参与式照护能有效缓解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焦虑情绪,显著改善患儿近期及远期预后。
我国2023年制定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家庭参与式照护实践指南,国内三甲医院陆续开展新生儿家庭参与模式。今年3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组团式帮扶下,四会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打造“一体化家庭式病房”,填补了四会县域新生儿家庭参与式照护的空白。
据悉,该院新生儿一体化家庭式病房推出家长全过程参与模式,经专业评估符合条件的家长可全程参与护理。从“袋鼠护理”到“喂养决策”,医护人员将定制课时,开展沉浸式培训,帮助家长掌握照护技能。同时,病房配备双轨质控系统,每项操作均在“医护指导—家长实践—实时监测”的三重保障下开展,确保安全与专业性。这种模式不仅让家长深度参与新生儿的治疗与护理,还通过科学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家庭顺利过渡到独立照护阶段。
(梁杰 马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