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讯 近日,惠州市卫生健康局与惠州市民政局联合印发《惠州市2025年困难群众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全市四类困难群体开通专项医疗救助通道。符合条件者可在全市18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受免费白内障手术,通过“先诊疗后报销”机制实现视力重生。
根据《实施方案》,此次救助对象覆盖民政部门认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及支出型困难家庭。患者需满足白内障手术指征,矫正视力低于0.3。在申请流程上,申请人可持有效证件就近选择医疗机构,经专业评估后实施手术。该项目构建了“筛查—诊疗—报销”的闭环服务体系:患者出院时先行垫付费用,之后凭医疗凭证向所在乡镇(街道)申请临时救助,经审核后即可报销自费部分。
在新政的实施进程中,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首例救助手术,手术对象是89岁的钟婆婆。在此之前,钟婆婆的视力状况极差,2米外树上挂着的小灯笼,她根本无法看清,仅仅能模糊地看到一团红色,甚至错把灯笼当成树上结的果子。看电视时,她也只能听听声音,难以看清画面,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经检查确诊为重度白内障后,医院迅速为钟婆婆开通绿色通道。救护车全程接送,从筛查点到办理入院手续,再到安排检查,医护人员全程陪同。眼科主任张世华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通过仅2到3毫米的微创切口,短短5分钟便完成晶体置换。术后,钟婆婆的裸眼视力显著提升,眼部各项指标恢复良好。“现在能看清灯笼了!”钟婆婆难掩激动之情。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五保户,钟婆婆本次治疗费用享受全额救助。
目前,惠州已构建起三级复明网络,包括市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三甲医院在内的18家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其中,形成便捷的“1小时诊疗圈”。惠州市卫生健康局表示,随着这一项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像钟婆婆这样的困难群众将告别模糊世界,拥抱清晰生活。
(苏秉成)
栏目:行动力度 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