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AI预约重症监护室(ICU)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里的患者病情瞬息万变,通过连接各类密集的设备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数据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5-03/17/017923.html

等待处理…

深圳正全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锋城市

深卫信
2025年03月17日

▲AI预约

重症监护室(ICU)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里的患者病情瞬息万变,通过连接各类密集的设备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数据繁杂庞大。医生要在极短时间内精准判断,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近日,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重症大模型在深圳落地,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打造“样板项目”,让医护人员在与死神的赛跑中抢占先机。借助人工智能(AI),医生能5秒完成诊疗全情的回溯、整合,1分钟完成病历书写,并拥有一本即问即答的重症知识“百科全书”。

近年来,深圳在加快打造医疗卫生高地的同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医疗卫生系统数字化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2023、2024连续两年深圳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在全国36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丰富场景支撑和真实世界数据积累。目前已有近450个人工智能产品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用落地,其中临床医疗服务类404个、医院管理类29个、公共卫生管理类4个、科教研辅助类2个、支撑环境类8个。

在深圳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背景下,深圳卫生健康系统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全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锋城市。

“AI+医疗”已在深圳广泛应用

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AI+产前超声,让孕中期Ⅲ级超声检查,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超声医生工作效率翻倍,科室超声影像标准化率提升超三分之一。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AI+病理实现宫颈液基细胞学成熟应用,宫颈刮片检查“阴性”结果出具时间从2个工作日压至体检当日,AI阴性诊断准确率接近100%,帮助病理医生腾出时间对其他标本更精准判断,实现提质增效降本。

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AI+检验实现“标本采集—运输—签收—离心—检测—智能审核—报告—样本存储”的全流程自动闭环式管理,检验结果自动发送给患者和医生。近3年,门诊标本承载量增加37.14%,但感染类标本报告平均耗时从444分钟降至145分钟;肿瘤标志物标本报告平均耗时从184分钟降至92分钟。

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AI+体检通过“DeepSeek+腾讯混元”双AI模型帮助体检者精准匹配项目,报告可一键“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内容,标识出不同健康风险等级并提供建议。

AI应用从院内延伸到院外,阜外深圳医院小程序的AI助理提供在线问诊、在线慢病复诊开药、病历报告在线查询等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7×24小时”的贴心服务。

各区AI+医疗应用也亮点纷呈。

罗湖医院集团东门社康上线“腾讯AI临床助手”,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和病历质控支持。同时,AI随访系统可跟踪患者健康状况,及时提醒复查或调整治疗方案,增强家庭医生与患者互动。

龙岗区全面应用首个通过执业药师考试和多项医学考试的医疗大模型——华佗GPT,最新上线的家医咨询功能,让AI成为千家万户的“家庭医生”。

AI辅助诊断、病历分析、智能机器人手术、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健康管理……作为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AI正全方位改善深圳医疗服务效能,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近日,“深小卫AI预约”已在“深圳健康云”微信小程序上线。用户可以跟“深小卫”对话,进行预问诊,“深小卫”智能推荐就近医院科室。目前,在阜外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中医院还可实现智慧导诊,预约、候诊、就诊、缴费、检查等全过程贴心提醒,加上清晰的院内导航,再不用担心找不到科室了。检查报告读不懂,“深小卫”也能帮忙解读。同时,还为市民提供健康档案查询、健康画像服务,让用户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疾病风险和健康提示。

深圳正集成运用16类63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深圳是人工智能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前沿阵地,深圳医疗卫生健康系统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推动研发创新、场景应用、生态开放全链发展。

北大深圳医院与深圳某医疗机器人公司合作研发的内镜清洗机器人,全自动完成漂洗、甩干、烘干、消毒等十多道工序,减少人力。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深圳市迈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改变了过去依靠康复医师“耳提面授”式提醒的局面,通过AI动态捕捉步态并进行分析,让患者通过正确姿势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缩短住院周期。

在深圳,遍布全市的各级医疗机构与全国密度最高的科技创新主体互为上下游。位于新安街道的宝安区中医院,与位于西乡街道的“邻居”深圳某机器人公司合作研发艾灸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算法自主深度学习,精准识别人体穴位,进行五大古法艾灸,并实现智能温控,保证治疗安全。

大数据时代,医疗行业对AI是刚需,借助成熟的AI技术辅助医生,大幅提升数据分析和诊断的准确率;AI的发展也离不开医疗行业的高质量数据和典型的应用场景。

近日,华为宣布成立“医疗卫生军团”,将整合5G、云计算、AI大模型(如盘古大模型)等领域的技术积累,重点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推动医疗大模型在临床场景的应用。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准备联合多家深圳AI头部企业,探索全AI示范医院建设,建设数智化、标准化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据了解,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的84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从方便市民全流程智能化就医、打造全AI化医疗卫生服务场景等为主线,集成16类63个场景,加速推进AI在医疗卫生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助力深圳形成“场景应用最开放、算力供给最普惠、产业生态最健全、创新创业最便捷”的产业发展环境。

▲深圳AI+医疗影像应用

“人工智能+”引领深圳卫生健康事业“换道超车”

3月3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推动智能就医、智能诊疗、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公共卫生管理以及医用机器人等落地应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医院,构建“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智能服务体系。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深入实施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创新行动计划,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为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算力、语料库、大模型、应用场景等支持,推进优秀人工智能产品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普及应用,形成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规模化示范效应。

目前,深圳“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已形成“政策引导+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集聚”的完整生态链,覆盖诊断、治疗、健康管理、药物研发等全链条。

罗湖区发布《罗湖区促进人工智能发展行动方案》,加大对医疗AI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医疗行业开展大模型应用。通过发放算力券等方式,鼓励医疗企业使用算力和数据服务,汇聚盘活医疗数据资产开展数据评估、入表和产品交易。同时,为相关企业推出包括楼宇建设、办公场地租赁、企业融资、人才落地等系列优惠政策。

正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深圳市宝安区人工智能引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指出,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美容的深度融合。支持“人工智能+”医疗美容应用场景建设,拟围绕术前诊断与个性化方案设计、手术规划与效果模拟、手术导航与精准操作、精准营销等医疗美容服务场景,鼓励企业针对场景需求开展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龙岗区也相继出台了《深圳市龙岗区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24—2025年)》《龙岗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应用场景开放导则》,为“医疗+AI”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应用环境。

作为全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企业资源链接平台,数智健康联合创新实验室已在深圳市健研数管中心成立。该实验室将是深圳卫生健康数字化系统工程的重要创新载体、核心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和创新场景应用推广的关键策源地,通过集中算力、大模型、语料库等资源,采取中心化方式,本地集中部署DeepSeek、启元重症等大模型,并完善AI质控与评价、应用场景监测等功能,做到“快普及、防风险、降成本”。

2月底,该实验室通过本地部署在医疗卫生专网(域内)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上的DeepSeek远程赋能南山区人民医院,72小时内成功打造基于本地部署DeepSeek—R1 671B满血版大模型的病案编码智能审核、门诊病历智能质控、门诊诊疗方案智能推荐等三大医疗应用场景。

该系统可通过综合分析患者信息、检查检验结果、医嘱详情及治疗记录等内容,自动识别并反馈病历问题,为医疗服务质量控制提供可视化智能监控辅助。同时,针对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临床医生,系统可自动提供精准化的诊疗参考,既可充当“助手”,也可提供不同的培训场景。

“此次探索的成功,标志着数智健康联合创新实验室已具备面向全市医疗机构远程赋能医疗数智创新的能力,并将持续促进医疗、教育、科研和产业‘四医’的紧密协同。”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一旦向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康机构推广,就能加速全市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标同质,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均质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人工智能+’将引领深圳卫生健康事业‘换道超车’,探索出一条智慧化转型的深圳路径。”

深圳已为“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描绘出新愿景:到2027年底,人工智能深度渗透到医疗服务、中医药、公共卫生、医学教育、医学科技、生命健康、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医疗健康大数据、人才、资金、算力、算法等为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惠民、助医、辅政、兴业的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创新应用场景丰富活跃,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药械专业园区,建设若干个人工智能+药械研发平台,形成一批示范性强的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场景,打造2~3家AI示范医院,建设1~2个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示范区,推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形成集聚效应。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