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与口腔疾病相互影响、密切关联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4-12/30/017683.html

等待处理…

控糖护齿 乐享健康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成凡平 陈容平 姜啸
2024年12月30日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与口腔疾病相互影响、密切关联。口腔疾病被称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口腔健康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关键要素之一。

破坏口腔内环境

口腔是消化道的大门,是人们说话和享受美食的重要器官,也是微生物进入人体的重要入口,口腔内的微生物有几百种,每毫升唾液中就有数亿个细菌。口腔内结构复杂,有牙齿、舌头、牙槽骨等,还有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大量唾液,这些都为微生物在口腔内长期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们与口腔环境共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微生态。正常状态下,口腔微生态的代谢活动是相对稳定、平衡的,但糖尿病的病理改变会影响患者的口腔菌群、唾液腺功能、牙槽骨骨代谢和口腔免疫炎症反应。当患者口腔内环境平衡被打破后,口腔微生物会随意流窜,部分致病菌会在口腔内隐蔽的结构中生根发芽,激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口腔疾病。

糖友常见口腔疾病

龋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蛀牙,而且患蛀牙后病情进展较快,容易发展成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患者平时刷牙可能会发现牙齿出现黄褐色或者白垩色改变,多见于牙颈部龋坏。牙齿早期可能只是酸软不适,后期会出现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

牙周疾病。患者早期出现牙龈发炎、牙龈红肿出血,尤其是刷牙或使用牙线时更容易出血。随病情进展,出现牙槽骨破坏,进一步形成牙周炎,导致牙龈红肿或脓肿、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口腔黏膜疾病。口干症,患者唾液腺功能减退可能引起口干症,出现黏膜灼痛、吞咽困难、舌背发红、没有舌苔等症状。真菌性口炎,常见白色念珠菌感染,佩戴活动假牙的患者发生率更高,易出现口腔黏膜充血发红、口角湿白潮红、口干、发黏、灼痛甚至味觉减退等症状。口腔黏膜溃疡,病损特点为“红、黄、凹、痛”,病损愈合周期可能较长。

此外,糖尿病患者口腔内创口愈合迟缓,严重感染甚至会导致炎症扩散,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引起颌骨及颌骨周围感染,引发颌骨骨髓炎等疾病。

口腔健康要重视

口腔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和病程更难控制的风险因素之一,患者要高度重视,及时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口腔疾病,致病微生物会通过口腔内的创面进入血液循环,致使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进一步引发糖代谢异常。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影响患者血糖控制。口腔局部疼痛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进食,导致血糖波动。

糖友护齿需谨记

控制血糖。首要任务是控制患者血糖达标及稳定。当患者空腹血糖>8.88mmol/L,要以全身治疗为主,口腔科以急症处理为辅。

管理口腔疾病。患者每6个月或1年应进行1次口腔检查,规范全口洁治;及早拔除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规范进行龋病、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黏膜病的治疗;及时修复缺失牙,恢复咀嚼功能。

做好口腔清洁。患者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至少2分钟,使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选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牙刷最长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同时要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工具清洁牙缝。

健康生活方式。患者采取低糖、低盐、低脂、低酸饮食,不食用临近保质期或疑似变质的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减少睡前进食,有助于维持口腔菌群的生态平衡与稳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供稿)

栏目:连线“健康广东” 走进科普直播间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