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松涛术前阅片
▲漆松涛(前排右一)重症患者查房
“如果您实在不想放弃,就去找漆松涛吧。”作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终身教授、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漆松涛在神经外科领域创造拯救生命的奇迹数不胜数,常被求医无门的绝望病患家属当成最后一棵救命稻草,是无数患者及家属心目中的“恩人”,在赢得广大同行敬仰和爱戴的同时,也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笃然前行 做饱满的“一滴水”
“曹溪一滴水,遍覆三千界”。江西宜丰曾是曹洞宗洞山良价祖师开悟布道之地,也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里。出生于江西宜丰的漆松涛早年间受家乡文化熏陶,于青少年时期就立志学医。为此,在1978年恢复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10个专业中选了8个医学院校,剩下2个则是空着未填。
“无论何时,医生总是可以行善于人间的,还能有些把握做些有益的好事的。”漆松涛说。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就职于江西医学院一附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选择神经外科,是国内最早提出并实施颅咽管瘤和松果体区肿瘤全切除手术的专家,也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将纳洛酮用于脑外伤治疗的专家。他曾提出全新的颅咽管瘤分型,改变颅咽管瘤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观念和现状,文章登上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杂志《JNS》的封面;他还倡导并建立膜性神经外科手术新体系,使得神经外科诸多疑难手术得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副损伤,多项极具原创性成果被写入2020版《美国神经病学手册》中。
从事神经外科40余年,漆松涛已涉足神经肿瘤、功能神外、血管神外等各个领域,其中颅底中线是最危险部位的手术。在许多同行驻足的手术禁区,国内国际同行都还未涉足的前沿未知地带,他笃然前行,引领行业看到更多拯救生命的可能。他常言,每个人都能成为苏东坡竹子里的一滴水,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为学科、为身边人带来思维和方向,为社会、为人类作出一点贡献。哪怕是一滴水,只要是饱满的,热爱的,它就具备不可忽视的生命力。
锚定标杆 制定学科发展路线
“为何能将规模位列全院末端‘小而陋’,学科发展面临诸多掣肘和瓶颈的神经外科发展成为床位200多张,年手术量达3500多台,手术治疗无禁区的技术先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漆松涛淡然作答。在他眼里,从来没有妄自菲薄一说。
1992年,漆松涛来到南方医院,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博士生,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又被任命为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无论是临床实践,还是整个学科的发展策略与规划,他始终坚持科学至上的原则,即便彼时的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是医院最小的临床科室,在广州各大医院排不上名号,他给学科制定的发展路线也是异于常人的。
出于对神经外科的精准把脉,从一开始他就瞄准了行内的“制高点”以及“高峰”标志性技术。上任之初就带领团队以关键性代表性病种和技术为突破点,作为学科发展战略,在业内首创“雕刻性手术”外科理念,沿着肿瘤界面做“雕花镂空”式切除,既能全切肿瘤,又能给脑组织恰当充分的保护。随后,又锚定“神经外科技术皇冠”——曾被行内称之为颅内唯一不能被治愈的颅咽管瘤作为学科技术的标杆,并带领大家早早关注脑的膜性结构研究和应用领域,从而为提高整个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的技术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在他的带领下,全科人员在颅咽管瘤领域潜心耕耘20余年,其中以膜性学结构的研究与运用建立了膜性外科学理论体系,不仅极大程度地改变了神经外科手术费时、效果差的整体面貌,还快速影响了整个神经外科领域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策略,取得国内外主要发言权。
“学科设置要遵循‘疾病属性、以病人为中心、精品思想’三大原则。”回顾这些年的学科建设漆松涛指出,好的学科和人才布局要遵循学科属性和规律,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要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和发展方向。
追求完美 也要有“独门功夫”
“求完美才有科学,求完美才找到真滋味。别人也会做,我就要做得更好;别人能做好,我就要做得更快;别人能做得更快,我就要做得更多。”漆松涛说。
可能因为学科的特殊性,他特别关注身边做事求完美的年轻后辈。在他看来,新一代年轻人的竞争,更多是深度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竞争,所以每个学科、每位医生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还要有独特的研究能力。没有自己的“独门功夫”,就如同骑车只看脚下,很容易迷失方向,陷入困境。为此,面对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众多优秀的中青年医生,佼佼者林立,怎样培养、怎么鼓励、如何一同前行做更多有益的事,是漆松涛几十年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临床工作者不但劳累,内心压力大,也容易陷入事务性盲从和内卷,如何在安全完成繁琐沉重的日常工作后,还能做出有趣而原创的研究,实属困难。”漆松涛表示,他常常利用早会、查房和各种会议讨论的机会激发大家明辨是非,增强逻辑思维的兴趣和能力。“例如,指南能完美解决显示问题吗?自己的结果能超越现有文献水平和治疗策略吗?”他一直鼓励大家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敢于跳出人云亦云的思维泥潭,能够拨开重重迷雾,择一题而为之奋斗。
漆松涛说:“美好的共同事业就是建立最大公约数、找到最大共同点。犹如一辆战车,团队每个成员,无论作为战车上的一个螺丝、一个轮胎,还是一个方向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位置,一切先从这里做起。这辆车最终会奔向光明,让每个参与的人找到意义。”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