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我国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中药养生由来已久。养生即保养生命、祛病延年,其实质是未病防病、已病治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随着秋季的到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的机能逐渐发生变化,此时,养生保健显得格外重要,而药食同源的天然食材便成为秋冬养生的绝佳选择。
药食同源 养生新品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地黄等4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公告》(2024年第4号),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纳入药食同源目录,意味着秋冬养生有更多选择。
地黄。“四大怀药”之首,是补肾要药,益阴上品,也是养生保健之佳品。生地黄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酒制后的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现代研究表明地黄具有增强免疫、促进造血、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
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现代研究表明麦冬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麦冬被《神农本草经》列为养阴润肺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日常调理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理的药膳,或煮粥,或饮汤、茶,也可以麦冬泡水饮。
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本草纲目》将其列为上品,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天冬被认为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咳嗽、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还具有调理肠胃功能、降血糖、增强免疫、抗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非常适合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肺热、阴虚火旺的人群。
化橘红。化橘红为岭南道地特征的中药材之首,素有“南方人参”“中华咳宝”“南方神药”之美誉,现代更有“一片值千金”的说法。其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化橘红不仅可以化痰止咳,还具有抗炎、降糖调脂、增加食欲、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保肝、美白的功效,非常适合日常泡茶饮用,是难得的养生珍品。
养生茶方 辨证饮用
莲子生地黄茶。莲子30g,生地黄10g。将材料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具有养阴清热、除烦安神的功效,适合心肺阴虚所致烦躁不安、口渴、小便少者。
熟地黄干姜红枣茶。熟地黄10g,干姜3g,红枣15g。将材料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具有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的功效,适合血虚萎黄、骨蒸潮热、精血亏虚所致眩晕、遗精、消渴等症状者。
麦冬百合饮。麦冬15g,百合15g,茯神10g。将材料放入锅中,以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具有滋阴清热,宁心安神的功效,适合心阴亏虚所致心悸、烦躁、失眠、多梦等症状者。
橘红蜂蜜水。化橘红10g,蜂蜜25g。将材料放入杯中,以温水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适合咳嗽痰多、食积伤酒者。
二冬生熟地龙骨汤。龙骨500g,天冬、麦冬各30g,熟地、生地各30g,陈皮5g,生姜2片。生姜去皮备用,姜皮与猪骨焯水后,与全部食材一同放入炖锅,炖3小时,炖熟后加适量的盐调味即可。具有清热生津、滋阴补血的功效,适合肝肾亏虚、精血亏虚、肺阴虚所致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盗汗遗精、肺燥干咳等症状者。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服生地黄、天冬、麦冬,因其性寒,易伤脾胃阳气。熟地黄因其性黏腻,易妨碍消化,气机郁滞、痰湿内盛、脘腹胀痛、大便稀溏的人群忌用。阴虚燥咳及久嗽气虚者慎用化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