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是第18个世界狂犬病日,旨在提高全社会对狂犬病的重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倡导群众科学、文明饲养宠物。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据估计,狂犬病每年造成全球5.9万人死亡和超过370万伤残。狂犬病会导致急性进行性脑炎,死亡率高。近十余年来,我国狂犬病报告发病的最高峰为2007年,有3300例,而后逐年下降,2018年狂犬病发病422例,较高峰下降87%。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哺乳动物对狂犬病病毒易感。
传播:病毒不经人传播
99%的狂犬病患者经犬传播,大部分病例的潜伏期为1~3个月,也有1年以上潜伏期的记载。临床狂犬病的存活极其罕见,只有15个存活病例有充分记录,大多数病例有严重的后遗症,住院期间需要密切监护。
尽管狂犬病病死率高,且在感染狂犬病患者的唾液、眼泪、尿液和神经组织中都可以发现狂犬病病毒,暴露于这些体液和组织在理论上有传播风险,但据文献报道,除了极少通过受感染的组织和器官移植而实现的传播,人与人间传播的狂犬病从未得到证实。
另外,啮齿类(鼠类)动物感染狂犬病很少见。目前没有因啮齿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的报道,没有因食用狂犬病动物生肉而导致狂犬病的记录。
界定:暴露程度分三级
大多数的狂犬病患者是由被感染的狗咬伤所致。根据与疑似患有狂犬病动物的接触类型,对狂犬病病毒暴露风险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
I级:接触或喂食动物,完整的皮肤被动物舔舐(无暴露)。
II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划痕或擦伤(暴露)。
III级: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黏膜被污染或因破损皮肤被动物舔舐而接触唾液,与蝙蝠直接接触而暴露(严重暴露)。
预防:暴露后处理伤口
由于狂犬病有相对较长的潜伏期,为高效的暴露后预防提供了机会。即使在严重暴露后,及时的处理能100%有效预防狂犬病。
暴露后预防包括:彻底清洗或冲洗伤口;接触后立即就医进行一系列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必要时,立即在伤口及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用肥皂或清洁剂、水和具有杀伤病毒活性的物质彻底清洗伤口,减少伤口部位的病毒数量。狂犬病死亡主要发生在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暴露后预防的人群。预防延迟、不恰当的伤口护理、未注意到的伤口、病毒直接进入神经以及患者不遵从疫苗接种程序等因素均会导致预防失败和死亡。因此,正规的疫苗接种是治疗狂犬病的主要策略。
治疗:规范及时接种疫苗
狂犬疫苗
1984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强烈建议使用现代浓缩纯化的细胞培养和鸡胚狂犬病疫苗(CCEEVs)。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全球数百万人使用了CCEEVs。CCEEVs 适用于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暴露后免疫程序(五针法):于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本疫苗1剂,全程免疫共注射5剂。(四针法):0天注射2针,7天、21天、各注射本疫苗1剂。全程不能提前也不建议推迟。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具备以下任何一种条件的暴露者应优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III级暴露且多处咬伤;伤口深或神经丰富的身体部位被咬伤,如:头部,颈部,手;具有严重免疫缺陷;咬伤动物是狂犬病确认病例或可能病例;被蝙蝠咬伤或抓伤,或自身的黏膜接触发病动物的唾液和分泌物。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只需要注射一次,且最好在暴露后预防接种的开始之时或之后尽快进行注射。在首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第7天,体内将出现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此后不应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凡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不分年龄、性别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并及时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注射本疫苗。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安全的,必须进行暴露后预防,WHO推荐的任何一种暴露后预防程序均适用。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替代人血及动物来源产品是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其优势在于可大规模生产和质量标准化,且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动物,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