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讯 今年以来,广州市黄埔区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为抓手,推进黄埔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强化学术发展和防病治病能力提升,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率先形成一批成效好、具有推广性的创建成果。
黄埔区加快优质中医药服务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中医医联体建设,夯实基层网底。该区以黄埔区中医医院为主体,牵手9个基层医疗单位,建立“一中心一品牌一特色”中医医疗网络,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体系,今年已完成双向转诊123人。扩大中医服务辐射效应,推动区中医医院价格低、疗效好的6种自制制剂在4个基础医疗单位使用,满足市民需求。
黄埔区构建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单位为基础、中医门诊为补充,融合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其中,区中医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开展多学科共建合作,柔性引进龙氏正骨传人段俊峰教授、国医大师传人张冲博士等专家。开展特色治未病服务项目,完成对全区12所中小学11231名学生的脊柱侧弯初筛,使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治疗,实现青少年脊柱侧弯“未病先防”,彰显中医药防病治病优势。
黄埔区着力打造中医特色人才队伍,引进和建设国家、省、市级名医工作室16个,以师带徒模式培养新时代中医骨干。挂牌成立黄埔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培训基地、黄埔区“西学中”培训基地,累计开展大型培训活动13次,培训1000余人次,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保障。开展中医专家下基层活动,在基层医疗单位建立2个市三级中医工作室,完成5名社区医生进修培训,定期安排9名中医专家到基层带教。
黄埔区立足“中医药产业化融合”,让中药制剂走出国门。全区拥有中药生产企业25家,占全市中药生产企业的28.4%,位列全市第一。一些药企相继建立了大规模GMP生产基地、GAP药品种植基地。部分药企专注于中成药、中药资源、生命医学工程、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推进智慧中医、精准医疗战略布局,助力全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同时,黄埔区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深化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不少中医药产品相继进入海外市场。
在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黄埔区聚焦“中医药+旅游”,深度挖掘中医药特色文化及特色产品,将区内旅游资源点与广东省凉茶博物馆、白云山中一药业等旅游点串联,入选“广州百年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累计接待市民游客100多万人次。此外,该区建设黄埔区中医医院百草园科普基地,由黄埔区中医院牵头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中小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质量和效果,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黄埔区启动新一代“黄埔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全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数据中枢,实名建档212万份,实现医联体内居民电子病例、体检保健数据共享。大力支持中医药领域建设项目,建立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院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积极推行“互联网+医疗”体系,推广智慧颗粒药房,提供中药调剂、代煎、配送一体化服务,把区中医医院8种院内制剂纳入2023年医保目录,不断普及在线预约、缴费、健康信息查询等服务,有效满足居民使用中药的需求。
(李娜 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