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队到Mbini义诊,骆庆明为农村孩子诊治疾病。
“不负韶华赴远方。”前不久,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骆庆明回到母校东莞市石龙中学,与高一学生分享自己的援非故事。一个半小时的讲述,让现场1000多名学生意犹未尽,掌声频频响起。“希望20多年前在我心里埋下的医疗援非这颗种子,能经过我再播撒下去,让年轻人更加关心祖国的命运,逐渐领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骆庆明赴赤道几内亚(以下简称“赤几”)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援外结束后,他将亲身经历写成32万字的《明月他乡——我的医疗援非之旅》一书,以写实手法记录医疗队在非洲近20个月的心路历程,以“出征、寻梦、医路、履痕、望乡、凯旋”为主线,用真情实感讲述援非医生的动人故事。书籍出版后,他先后在医院、大学、市图书馆等地举办了10场分享会,受众近万人次。
“‘明月他乡’之名,寓意中国与赤几共享一轮明月,虽遥隔万里,却情同一心;也寓意中国大爱,如同明月清辉播洒在非洲大地。”骆庆明说,书中有治病救人的考验、抗击疫情的艰辛、跨越地域的友谊、同甘共苦的深情,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让更多年轻人传承中国援外医生的精神。
医疗援非,梦想照进现实
20多年前,在广东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前身)读书期间,受到援赤几中国医疗队队员、心内科唐德燊教授事迹的影响,骆庆明就萌发到非洲开展医疗援助的心愿。
2018年7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下发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组建第30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的通知,骆庆明克服种种困难,主动报名,实现了自己的援非梦。
“要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给非洲的孩子呢?”骆庆明一边学习西班牙语,一边琢磨着。他围绕常见儿童营养健康知识,如儿童各成长阶段特点、营养物质补充、特殊时期喂养、身高科学管理等方面,组织儿科专家、翻译、西班牙语老师共同编写图文并茂的《儿童营养健康(汉语西班牙语对照)》。书籍出版后赠送给赤几的孩子,深受欢迎。此举还获得赤几总理奥巴马·阿苏埃特别发来的表扬信。
2019年7月,骆庆明远赴非洲,担任援赤几医疗队巴塔点点长,负责对巴塔医院儿科的帮扶以及巴塔点10名医疗队员的管理。
当地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医疗资源相对贫乏。疟疾是赤几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不分季节,在巴塔医院的儿科病房里,有近八成孩子因为疟疾而住院,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有生命危险。骆庆明一边诊治患儿,一边积累经验,并将出发前就认真学习的疟疾相关诊疗规范很好地运用在诊疗工作中。
“巴塔医院仅能检验疟疾、伤寒、艾滋病等几个项目,血常规、肝功能、生化等常用项目无法检测。”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每天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基本是靠“视触叩听”等临床经验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是好医生,也是好朋友
Alena是个贫血患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巴塔医院儿科住院部时,她哭喊着:“医生,我好痛,我不想活了!”她患的是镰状细胞贫血,每年至少一次因为剧烈的四肢关节、骨骼疼痛而住院。在中国,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但在赤几却十分常见,是发生在黑色人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由于孩子反复住院,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变得一贫如洗。到达住院部后,Alena的母亲沉默不语,她手里握着仅有的一张5000西法(折合人民币约60元)默默流泪,因为她知道,这点钱是远远不够支付住院费用的。
经检查发现,除了全身疼痛,Alena还伴有发热、腹泻、脱水等表现,骆庆明考虑是细菌感染诱发疼痛危象。这种情况如果不综合治疗,患儿不仅会十分痛苦,还会有生命危险。骆庆明查阅文献后,给予Alena细致的治疗,还为她支付了医疗费用。最终,Alena的感染症状得到完全控制,疼痛症状基本缓解,她满怀感激地出院回家。
这样的故事,在骆庆明所在的医院并不是少数。2019年9月,一个炎热的中午,一位年轻妈妈气喘吁吁地抱着孩子,冲进儿科住院部。原来孩子已经连续呕吐、腹泻3天,这时候意识模糊不清,嘴唇发紫,四肢冰冷。孩子的母亲几乎绝望地拉着骆庆明说:“医生,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呀,他是我们全家人唯一的希望!”
孩子患有“急性肠胃炎、重度脱水”,必须立即抢救。在国内,患儿这种情况需要多次做电解质、血气分析等血液检查,再根据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然而,在巴塔这根本无法做到。骆庆明只能凭经验判断。
经过团队一天一夜的救治,孩子终于苏醒过来,当地医护人员对骆庆明竖起了大拇指,但细心的骆庆明却发现患儿的母亲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主动上前询问原因。孩子的母亲说:“我身上已经没有钱了,打算让他出院回家。”
骆庆明心想,患儿Diego刚抢救过来,还要继续治疗,怎么能出院?一旦停止治疗回家,病情很可能又会加重。作为医生,骆庆明不忍心看着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放弃抢救。他和翻译拿出自己的钱帮孩子交了医药费。
在骆庆明和同事们的努力下,7天后,Diego痊愈。孩子的母亲差点要跪下来感谢,骆庆明淡淡一笑,扶着这位母亲说:“De nada,somos buenos amigos.(不客气,我们是好朋友)”
骆庆明说,援赤几医疗队队员有很多类似的经历。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在生死边缘的非洲患者来说,那就是茫茫黑暗中的一缕阳光。
为期近20个月的医疗援助中,骆庆明共完成门诊562人次,住院3128人次,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无一例患儿死亡;多次指导危重病人的抢救,给予当地医院儿科强有力的支持,受到当地民众和医务人员好评。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期间,在赤几,骆庆明和队员们借鉴国内疫情防控经验,多次与当地医院领导、医生沟通,指导当地做好防控措施,并系统梳理相关知识,制作成西班牙语课件供当地医务人员学习。
在人力资源紧缺、防控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骆庆明和队员们始终坚守临床一线,强化院感防控,开展患儿诊治,捐赠防疫物资,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与当地同事结下深厚的友谊。
(作者单位: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栏目:援外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