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有许多“外治”的方式,能够解决很多健康困扰。唐代著名医学家、“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便记述了用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案例,该案例可见中药外治的功效。中药外治既能治外病也能治内病,既能治标更能治本。中药外治与中药方剂,一外一内,一阳一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中药外治治法多样、适应症广
中药外治起源于远古祖先的生活实践,经历代医药家总结、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药方书《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收载283方,其中外治方就达到了137方,可见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外治已成为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此后,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中药外治理论不断发展,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草纲目》等为代表的医药典籍,均记载了大量中药外治方剂和治法。清代医学家、“外治之宗”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标志着中药外治理论从碎片化的治疗经验及临证运用,最终发展成理、法、方、药完备的中药外治体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在大脑的指挥下,各器官分工合作、相互协调来维持各种机能活动。中药外治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采用敷、贴、涂、擦、熏、蒸、洗等方法和香囊、药枕等形式,将中药施于皮肤、腧穴、孔窍及病变局部,通过经络传导、皮肤透入、黏膜吸收,疏通经络、调理气机、调整机能,发挥其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中药外治具有治法多样、适应症广、廉便验效、安全性高的特点。药物吸收不受内环境影响,作用直接,可减轻胃肠道副作用,给药方便。治疗过程中,可随时根据患者适应、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不仅在治疗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外科疾病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对妇、儿、内科等病症也有突出疗效。尤其对于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优势。
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
中药外治的主药一般选用生、猛、气味浓烈、芳香走窜的中药,根据病变部位、疾病性质、病程长短、体质强弱等选取其它中药配伍组方。芳香走窜特性较强的中药如麝香、冰片、丁香、肉桂等,可增强皮肤渗透吸收的能力,故经常选用。矿物类中药如轻粉、朱砂、铅丹、雄黄、硫黄等,虽然有毒,但穿透性强,易于皮肤吸收,可适当配伍,从严掌握,短暂使用。
中药外治必须严格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做到“先辨证,次论治,再用药”。只有辨证论治才能使外治法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施治时必须注意自然条件和人的因素,区别长幼、男女、体质强弱,还要结合季节、气候、地域的不同以选择最佳的外治方法,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风寒感冒,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宜用葱白、生姜、苏叶加水煮沸,吸其蒸气,汗出自解;而老人气血已衰,可用生姜擦背、热姜擦额等。
施药方法和途径的选择,也是影响中药外治疗效的重要环节。当疾患局限于体表某一部位时,可选择局部给药法,使药物直达病所,奏效迅捷。如治疗疔疮痈毒,可选取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及其方剂,如由大黄、黄柏、黄芩、黄连组成的四黄散外敷;对于腰椎疼痛,可采用局部熏洗、薄贴、热敷以及中药离子导入等局部给药;而一些内科疾病,如风寒感冒,可选用全身熏蒸、药枕、药浴等给药法。
栏目:实用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