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中药
佛山讯 佛山有着“岭南中成药发源地”的美誉。近年来,佛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等重点工作,不断擦亮全市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等品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
名院名科名医名药不断涌现
据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统计,2022年佛山市中医类医院的中医住院服务中,异地患者占比达到了23%。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练凌东表示,佛山深入实施中医药“四名”工程以来,一批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名药”不断涌现。
在医院建设层面,佛山市在省内地级市层面率先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市、区财政投入16亿元建设培育11家高水平医院。目前,佛山共有3家三甲公立中医医院。
佛山市非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服务也各有特色。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开设中医护理门诊,运用刘氏火熨疗法、火龙灸等中医适宜技术为肿瘤患者缓解疼痛。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均建有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基地。
佛山以专科建设为抓手,财政重点投入,打造中医专科品牌。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7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共29个。
在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层面,佛山拥有3个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数在省内与深圳市并列第一。全市每万人口中医类全科医生数达0.91人,提前达到省提出的2025年规划目标,为新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佛山共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2名,广东省名中医27名,佛山市名中医10名,从国医大师到市名中医的各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40个,各类中医名医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位于前列。
佛山是岭南成药发祥地。今年7月,首届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评选结果公布,佛山市入围品种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其中,佛山市中医院“伤科黄水”获评“岭南名方”孵育品种。
佛山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前沿地。佛山市中医院构建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汤剂、中药配方颗粒、膏方等中药产品服务体系。
优质中医药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组织各区卫生健康局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馆、中医阁。目前,佛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完成中医馆建设,完成内涵建设占比为12.2%,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已完成中医阁建设占比为22.6%。
“今年,市卫生健康局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加强中医馆及中医阁内涵建设,预计‘十四五’期间达到40%以上。”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说。
通过建设互联网医院,中医药服务的触角得以进一步延伸。2019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成为广东省首批22家互联网医院之一,也是省内唯一试点“线上复诊、医保结算、药品配送”一体化服务的互联网医院。目前,佛山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上线专科45个,上线医生234人,上线护理专家124人。
作为全国DRG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佛山注重医保支付支持中医发展,2018-2020年率先单独设立中医扶持病组,探索DRG支付与中医优势住院病种相融合,推动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落实医保支付政策支持中医药使用。
据统计,2022年,佛山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1544.79万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的19.61%,较2021年增长8.45%。
打通中医药“全产业链”
“产业化”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生存土壤。据统计,佛山共有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22家,营收规模超过10亿元的中医药大型骨干企业共有2家。一条以中药材种植为核心的农业、以中药产业为核心的工业,以医疗养生保健为核心的服务业的“全产业链”已逐步成型。
在医药工业层面,佛山建成包括佛山安捷健康产业园、中国中药大健康产业园、顺德乐从科荟健康产业园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特色园区,创新医疗服务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融合联动,持续聚焦现代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逐渐完整齐备。
佛山抢抓中医药国家标准化改革的机遇,大力支持企业主导、参与制修订各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先进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抢占“产业发展话语权”。目前,佛山药企获批国标233个、省标284个。
佛山推动中医药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向纵深发展。目前广东省有三家中药煎煮中心,位于佛山的国药控股佛山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同时,佛山市中医院已建成现代化大型制剂中心,年产值超过1亿元。
佛山还将“中医”与“养老”深度融合。今年7月,顺德区乐从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乐从慈善综合体“医康养驿站”揭牌,将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中医辨证施治、物理治疗以及日常的应急医疗保障,为乐从的长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普惠的医疗康养服务。
(佛卫宣)
栏目: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