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类病毒性肝炎。目前,可以通过疫苗有效预防的肝炎,除了大众熟知的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外,还有就是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疫苗是我国自行研发的,也是2011年正式获批以来,全球唯一的戊型肝炎疫苗。
流行地区广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约有2000万例。戊型肝炎发病范围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均有新发病例。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戊型肝炎发病人数已经连续8年超过甲肝,死亡人数也远超甲肝,在成人急性肝炎中跃居首位。戊型肝炎可以散发也可以集中暴发,目前以散发为主,但戊型肝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学校、养老机构等人员比较集中的生活、用餐场所,一旦出现,很容易扩散。
戊型肝炎是人兽共患疾病。基因1型和基因2型多分布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多由被粪便污染的水源引起暴发或流行;基因3型和4型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其中基因3型广泛分布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基因4型流行于亚洲,是我国饲养猪及我国人群散发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优势基因型,容易感染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基因5型和6型感染野猪;基因7型和8型可感染骆驼,已有基因7型感染人的报道。
常见的感染途径
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以水源污染引起的流行较为常见。
1.经水传播。主要是戊肝患者的粪便污染水源所致。
2.经食物传播。食用了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包括猪肉、牛羊肉、海鲜等,导致戊肝暴发。
3.接触传播。接触戊肝患者污染外环境或日常生活用品或被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牲畜造成传播。
4.其他途径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
戊型肝炎多数都是急性感染,一般不会发展成慢性,只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器官移植患者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在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可能会发展成慢性。多数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是没有症状的,属于亚临床型,不需要治疗。少数有症状的可以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临床表现包括:黄疸、乏力、恶心、呕吐、小便赤黄、肝区痛等,进行护肝治疗后一般在6周左右就可以康复。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等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肝损伤较严重,可进展为肝衰竭,病死率高。
戊型肝炎可防可治
戊型肝炎可防可治,通过保护水源、饮食卫生、避免和戊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等方法进行预防,还可以通过接种戊型肝炎疫苗来预防。
1.注重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饮用洁净的饮用水。不吃生的肉类、海鲜,应尽量煮熟煮透。不吃腐败变质变味的食物。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改善卫生设施,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3.避免酗酒、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4.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的有效手段。戊型肝炎疫苗适宜16岁以上人群接种,按0,1,6月接种方案进行3次肌肉注射,即:当天接种第1剂;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2剂;第1剂接种后6个月接种第3剂。推荐人群:育龄期妇女、中老年人、食品从业人员、学生、部队官兵、畜牧养殖业人员、慢性肝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