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梁小玲给患者义诊
▲医护人员背103岁老人进手术室
日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11年第12次玉树“光明行”圆满完成。14位“光明行”医疗队员,3800米的高原,1538位门诊患者,303台白内障复明手术,日手术量突破140台,年龄最大的患者103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仅4岁……这一串串扎实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藏族同胞家庭的希望,是医疗队11年如一日的耕耘和坚持。
玉树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海拔高、日照强,居民白内障易发、多发、患病率高。
自2013年以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每年组织眼科专业医疗队赴青海玉树开展“光明行”活动。今年,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应中共玉树市委统战部邀请,中山眼科中心再次前往玉树开展眼科义诊、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等公益活动。
8月2至8日,中山眼科中心“光明行”医疗队在玉树八一医院累计筛查1538人,成功施行303例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一举打破此前玉树“光明行”年手术量的纪录,刷新11年来玉树“光明行”的成绩。
3日下午,玉树市人民医院的筛查门诊人头攒动,面对藏民热情的期待,医疗队一抵达玉树便立即投入医疗工作。门诊筛查、设备安装、清洁手术室、整理耗材……大家边适应着高原气候,边高效地工作着。
对平原地区的医护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身体挑战。尽管队员身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反预警,但医疗队员迎难而上,有条不紊地为群众开展义诊筛查工作。
为了帮助更多的玉树白内障患者恢复光明,手术室里,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专家余敏斌教授上阵协助,主任医师黄文勇、副主任医师黄圣松与张淳几位主刀连续奋战,学员助手、手术护士通力合作,从结膜囊冲洗、散瞳、麻醉、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到手术,再到术后涂药膏、包眼的每一个环节稳步推进,确保每一台手术都高质量完成。高原连续奋战,医疗队在玉树创下单日完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140台纪录。他们还克服困难,成功为103岁的波姆老人家顺利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
跨越千里的医患情暖心又感动。活动期间,2015年“光明行”中完成白内障手术的孤儿小江才来复诊,向当年为他治疗的黄圣松献上了哈达。2017年医疗队帮助过的小患儿的妈妈,今年还带着手机里存的医疗队员的照片,来现场“寻医”。
在白内障复明手术开展的同时,医疗队前往囊谦县阳光福利学校、囊谦县第一完全小学、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囊谦县第三完全小学等学校开展视力筛查及免费配送眼镜活动,共为6000余名学生完成视力筛查,并为视力较差的999名学生免费配送眼镜。
中山眼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玉树“光明行”活动第11年,也是第2个10年的新启程。回顾过去,中山眼科中心坚守防盲初心,用爱与责任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送到偏远地区;展望未来,医院将继续肩负为人民健康谋福利的重任,牢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天空共光明的使命。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栏目:医疗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