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医生,我脖子上有很多小肉粒,拔掉了很快又会长出来,而且最近好像越来越多了,麻烦您帮我看看。” “医生,我脚底长了鸡眼,剪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3-08/14/016136.html

等待处理…

皮肤上长出小肉粒 竟是感染了HPV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 陈贤燕
2023年08月14日

“医生,我脖子上有很多小肉粒,拔掉了很快又会长出来,而且最近好像越来越多了,麻烦您帮我看看。”

“医生,我脚底长了鸡眼,剪掉后又再长,越来越大了,还会痛,贴鸡眼膏也没用。”

“医生,我的脸上有好多脂肪粒,您看看可以擦什么药?”

这些皮肤上的小肉粒到底是什么?很多患者以为这是长脂肪粒、鸡眼……其实,这些“小肉粒”是病毒疣。

疣是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引起的一种常见良性赘生物性皮肤病。HPV感染皮肤黏膜的上皮细胞后,存在增殖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三种状态。增殖性感染主要表现为良性、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不同的HPV亚型感染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等。亚临床感染是HPV进入人体后,尽管已存在感染,但暂时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状态,需借助器械或试剂确定感染。潜伏感染是一种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醋酸白试验阴性,需借助检测病毒DNA的方法确定感染。

临床上常见的疣类型

寻常疣

俗称“瘊子”,表现为高出皮面、粗糙不平的角化性疣状增生物,它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手指、手掌、足缘等处。丝状疣是特殊类型的寻常疣,好发于眼睑、颈部、颏部等处,为正常皮色或棕灰色的单个细软丝状凸起,一般无自觉症状。而颈部和腋下等皱褶部位的小肉粒,也多见皮赘,为软纤维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妊娠期妇女。皮赘表面光滑呈软球状,可带蒂,不具传染性。

跖疣

系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与足部多汗有一定关系,摩擦、外伤可诱发。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可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周围绕以稍高角质环,若真皮乳头血管中血液外渗凝固,可形成小黑点。

扁平疣

常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多骤然出现,为米粒至绿豆大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数目较多,多数密集,搔抓后可自身接种,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可伴发寻常疣。有时突然自行消失,但亦可多年不愈。

尖锐湿疣

又称肛周生殖器疣、性病疣,多通过性接触传播,部分可通过其他途径接触引起。典型皮疹为外生殖器、阴道、宫颈、肛门等处单个或群集颗粒状、乳头瘤状、菜花状等不同形态的淡红、灰白或淡褐色的柔软增生物,擦之易出血。尖锐湿疣行醋酸白实验可呈阳性反应。

长了“小肉粒” 切勿自行处理

HPV家族有100多号成员,寻常疣、跖疣多与HPV-1、HPV-2、HPV-4有关;扁平疣多与HPV-3、HPV-10、HPV-27有关。这些都属于低危型HPV,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部分人疣体可自行消退,尤其扁平疣,在所有病毒疣中自发缓解率是最高的。但病毒疣具有一定接触传染性,不仅会自身传染,还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给家人、朋友。且具体到每个患者身上,无法确定多久能自行消退,所以最好还是积极治疗。

针对尖锐湿疣来说,至少有40多种HPV亚型与生殖器部位及肛周感染有关,常见6、11、16、18型,31、33、35亚型次之,其中16、18、31、33、35型具有潜在致癌性。暴露于HPV后,无症状感染或亚临床感染为常见后果,这些区域的皮肤黏膜表面外观正常,这成为尖锐湿疣治疗期间容易复发的重要原因,且避孕套亦不能防止未包裹部位被已感染的性伴侣传染。

病毒疣有传染性,建议积极治疗。病毒疣的治疗目标为祛除可见疣体,消除疣体周围亚临床感染,预防和减少复发。应根据疣体发生的部位、数量、大小、治疗成本、不良反应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以物理、化学或药物的方法破坏可见疣体,调动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清除疣体,主要包括毁损性治疗、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具体需结合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需求制定个体化方案。

如果发现身上长了这些“小肉粒”,无论属于哪种,都不建议患者自行以抠、剪等方式处理,以免增加出血及感染风险,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治。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