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出诊、查房……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崔书中是忙碌的,院长办公室里并不总能见到他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3-07/24/016062.html

等待处理…

“烫死”癌细胞 重燃患者生的希望

——记“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

唐诗杨 朱琳 杜光宗 魏彤
2023年07月24日

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出诊、查房……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崔书中是忙碌的,院长办公室里并不总能见到他,但是崔书中总会将一部分时间留给科研,因为在他看来,“先进的医疗技术是患者健康的桥梁,临床医疗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

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HIPEC)技术就是倾注了崔书中20多年心血的技术,这项技术是目前治疗腹腔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及癌性腹水最前沿的新技术、新手段之一。它从研发到落地,像是从沙漠中开出的花,从无到有再到盛放,给中晚期癌症患者带去生存希望。该技术曾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十五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为了让这项技术惠及更多患者,“研发创始人”崔书中率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制定精准HIPEC临床应用技术标准,建立起标准化的精准体腔热灌注治疗规范。7月15日,崔书中担任第一主编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C-HIPEC技术》正式发布。该指南是全球首个全面、系统阐述中国腹腔热灌注化疗(C-HIPEC)技术的临床应用指南,也是国内首部C-HIPEC技术指南,对临床工作者有重要意义。

今年,崔书中入选第十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义诊现场

 

叩响癌症攻关大门

50多岁胃癌晚期患者曾先生(化名)未曾想过,自己的病能有所好转。2017年被确诊时,癌细胞已在腹膜广泛种植转移,大网膜都变成“饼状”。但在三次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后,再用腹腔镜探查,腹腔转移病灶全部消失,大网膜恢复正常。

让晚期胃癌腹腔广泛转移的病灶全部消失,这在三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受限于当时的检查技术落后、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药物较少等原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高。

癌症令人头疼的地方,就是它会发生转移。癌细胞转移的方式主要有种植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其中,腹腔种植转移是腹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最多发、最严重的并发症,不管是疾病自然进展的病程或者手术创伤引起的癌细胞脱落、转移淋巴结破裂或形成癌栓后破裂出血等情况都会导致腹腔的种植转移。

“它们就像恶性肿瘤会到处逃跑的‘小尾巴’,行踪诡异,无以数计,手术中医生难以发现,术后化疗又难以彻底清除,是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的标志。”崔书中介绍,患者的腹腔一旦发生癌细胞种植转移,就如在腹腔内“撒了几把沙子”,根本无法“捡”出来,传统的抗癌治疗手段也束手无策。

自从1987年当外科医生以来,崔书中在临床中见过太多发生腹腔种植转移的癌症患者。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痛苦却无能为力?“任何事物肯定有制衡机制!”不服输的崔书中从2002年起,便率领团队开始向腹腔种植转移这个医学难题发起进攻。

当时,临床已经注意到,正常组织能在47℃的条件下耐受1小时以上,而恶性肿瘤细胞能耐受的温度仅为43℃,因而如果在热疗和化疗的协同作用下,抗肿瘤作用会明显增强,从而预防和治疗癌症种植转移。

打造“烫死”癌细胞利器

腹腔热灌注化疗,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癌细胞怕热的特点,用43℃恒温溶液灌注化疗药物充盈病人腹腔,达到有效清除癌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效果。然而,如何让温度精准保持在43℃,成为一大难题。

“那时真是睡觉做梦都在想这事儿。”崔书中回忆道,从2002年起,除去临床看诊、手术的时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这项研究中。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崔书中和团队决心通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恒温装置,使热灌注溶液自动化恒温控制以实现精准治疗。然而当时国内外都没有同类设备,外科医生出身的崔书中只好化身“工程师”,自己看书学习,请教专家,研究装置。

有一年,刚过完春节,由于现有的恒温水浴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崔书中带着自己画的设计图,跑去杭州、石家庄等地的工厂,阐述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经历多次尝试后,他和团队终于采用芯片技术,实现了设计要求。经过艰苦攻关,2009年12月,“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专利技术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产品技术审评,取得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参数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对较容易出现腹膜转移的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恶性间皮瘤、胆胰腺癌、恶性腹水等能够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热灌注化疗使得化疗药物穿透性更强,化疗药物更加容易穿透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并减少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是高温对肿瘤的直接杀伤效应、高温与化疗药物抗肿瘤的协调合作及机械冲洗作用,可以消除腹腔内残存的游离癌细胞,作用到亚临床病灶,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此项技术是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之后的第五大肿瘤治疗技术,由于毒副作用小,也称为“绿色疗法”。

随着临床数据的丰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精准HIPEC可分别提高进展期胃癌2年、4年、6年生存率19%、18%、30%,降低胃癌术后腹膜复发率24%,提高中位生存期18个月;可提高Ⅲb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13.6%。精准HIPEC治疗可分别提高胃癌、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5.1个月、11.6个月,提高3年生存率8.3%、10.5%;控制恶性腹水有效率90%以上。该技术现已在全国600多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累计治疗超50万例次。

推动热灌注诊治规范化

尽管经过多年技术改进和仪器精密度的提高,精准HIPEC已经可以将温度控制在43±0.1℃,达到“精准控温”的作用,但囿于临床固有观念的影响,崔书中在推广初期也曾遭受很多质疑与挑战。物价标准难界定、医保覆盖不到、技术培训尚未成体系等问题一个接一个砸到了崔书中面前。

崔书中没有气馁。他向广东省物价局提出申请,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分享最新的临床结果,加强临床技术完善与培训等。“直到2017、2018年,这种情况才逐渐好转,临床才真正开始广泛应用。”崔书中说。

“要想HIPEC惠及更多的患者,必须建立起标准化的精准体腔热灌注治疗规范。”崔书中从长远着手,带领团队围绕精准HIPEC治疗,形成30余项临床指南、共识和诊疗规范,其中牵头5项,包括2份国家级诊疗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腹膜肿瘤》和《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C-HIPEC技术》。医院作为全国HIPEC培训基地,承办10期大型全国学术会议、26期全国HIPEC培训课程,累计培训医护人员1万余人。

大医之道,与时偕行。崔书中说:“攻克癌症,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高校附属医院的肿瘤科医生,救治好病人是人生最大的追求。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地科研攻关,总有攻克癌症的一天,我和我的同事们将继续在肿瘤疾病的预防、诊治上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栏目:广东医生故事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