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性照护是近几年婴幼儿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词”。
这个词汇听起来通俗易懂,但操作起来似乎并不容易。本期,我们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教育托育专业系列教材《婴幼儿回应性照护》中节选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有关回应性照护的知识。
什么是回应性照护?
回应性照护指的是照护者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动作、声音、手势等线索,通过身体接触、眼神、表情、语言等形式,对婴幼儿的需求做出及时且恰当的回应。回应性照护要求照护者根据婴幼儿提供的线索,敏感地发现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尊重他们的节奏,准确地对他们的睡眠、饥饿和警觉等个体化行为表现出反应,满足其需求。
回应性照护的目标包括:建立信任、安全、良好的依恋和社会关系;敏感观察、了解婴幼儿生理和心理需要,鉴别并妥善处理和应对疾病;从婴幼儿的视角理解其行为,并做出恰当的交互回应;提供优质的亲子互动时光,保证婴幼儿在自尊自信中健康成长。
回应性照护的生理学依据是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婴儿的大脑发展迅速,生成大量神经元和突触联系来接受各项刺激。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其功能及联结将逐渐固定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及其突触会逐渐消失。在生命早期大脑发展并不单纯是成熟程序的展开,而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两者结合的产物。
回应性照护对婴幼儿心理发展有两重意义。一是信任感的形成。0~1.5岁婴幼儿无法操控自己的身体,对成人有很大的依赖性,需要成人对其生理需求给予有规律的照护。婴儿学会信任或者不信任成人,基于成人是否会照护他们的基本需要。二是自主感的形成,1.5~3岁的幼儿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自主感”是做事能够自动自发,能够自由选择做什么,内心愉悦。这一时期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坚持或放弃,即开始有意识地坚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这时候照护者与他们有冲突,出现了第1个反抗期:一方面照护者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婴幼儿开始有自主感,他们会坚持自己的进食习惯和排泄方式,他们会反复应用“我不”来反抗外界控制。对于照护者而言,既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由,也不能过分严厉伤害他们的自主感和自控能力,要给予及时恰当的回应和引导教育,促进其社会化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婴幼儿回应性照护的原则与基本策略
婴幼儿回应性照护的原则。一是互动原则,充分尊重的互动、积极回应的互动和双向接纳的互动。二是指导原则,保证一定量的优质时间,支持独立问题解决,表达真实的内心感受,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婴幼儿回应性照护的基本策略。一是创设安全稳定的照护环境,建立与婴幼儿的依恋,观察和记录照护细节。二是理解婴幼儿个性的需求,了解婴幼儿常见的沟通方式,接受个体差异,增加婴幼儿在日常照护活动中的参与度。三是观察婴幼儿及恰当回应,多维度地观察婴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清晰地回应婴幼儿,引发积极的体验反馈;适宜地评估个体发展,持续有效地照护。四是严格规范照护行为,促进有效的沟通,遵从健康和安全纲要,合理人员配比关系。重视家庭的个性化需求,促进照护者与婴幼儿的有效沟通。
▲来源:惠州市科迪智慧婴幼儿托育有限公司
婴幼儿保育活动中的回应性照护
婴幼儿日常生活回应性照护
身体清洁回应性照护。一是对婴幼儿发出的需求信号及时做出反应,例如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摇摆胳膊或摇头,突然大哭等。二是当婴幼儿需求得到满足后,照护者需要进一步安抚和互动,减少婴幼儿的压力,使其感到安全,从而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例如与婴幼儿进行目光接触,抱着婴幼儿轻轻摇动,或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与宝宝交流。三是打造稳定安全舒适的清洁环境,例如洗澡时要注意关闭门窗、地面防滑、室内温度适宜等。四是照护者应着装整齐,修剪指甲,清洁双手,态度温和,在清洁前要注意观察婴幼儿的身体状况并进行记录。五是告诉婴幼儿正在做什么事情。六是清洁时对婴幼儿的肢体语言做出积极回应,例如伸出手掌或脚掌时通过轻轻击掌与其游戏和互动,但不宜时间过长,避免着凉。
安抚哄睡的回应性照护。一是培养婴幼儿独自入睡的能力。为照护者提供婴幼儿照护健康知识宣讲和预见性指导,引导照护者采取恰当的回应性照护行为,能有效预防并矫正睡眠行为问题,保障婴幼儿早期良好睡眠质量,识别婴幼儿的睡眠信号。常见的信号如:打哈欠三次以上;逐渐变得僵硬或者变得安静;对逗玩失去兴趣;变得烦躁;发出咿咿呀声音;拳头紧握或者挥舞手和臂。二是布置适宜的睡眠环境。适宜安全的睡眠环境是保证婴幼儿良好睡眠的基本条件。首先,卧室布置保持18~22°C比较适宜,湿度50%~60%,天花板墙面颜色不宜太过鲜艳,地板太过坚硬可以铺上地毯、防滑垫,并且经常去尘清洁,防止细菌传染。布置确保婴幼儿安全舒适方便,照护床上用品选择透气透湿环保的白色和浅色棉布。其次,组织舒缓的睡前活动,如播放音乐或白噪声,睡前故事,做手工,亲子共读,睡前洗澡仪式,抚触按摩,玩小游戏等。
不同月龄婴幼儿哄睡的实施时间有差异:0~3月哄睡时间不超过20分钟;4~6月操作时间尽量不超过30分钟;7~12月龄抱哄到婴儿闭眼睡着就放下,然后轻拍;一岁以后可以直接放在床上手拍或唱歌安抚幼儿入睡。
穿脱衣服回应性照护。对婴幼儿发出的需求信号及时做出反应,例如婴幼儿因为衣物不适而动手抓或晃动身体时,照护者可及时为其脱掉或更换衣服。根据气温变化给婴幼儿增添衣服,避免过热或受凉。尊重婴幼儿的选择,回应婴幼儿的个体需要。在帮助婴幼儿穿脱衣服时,可把穿脱时间变为亲子谈话或游戏时间,可以用有趣的语言引导其做出动作。当婴幼儿做出动作回应时,给予微笑或适当地夸奖他,让婴幼儿觉得穿脱衣服是件愉快的事。提供能够穿脱衣服的玩偶或玩具,以及其他帮助婴幼儿逐步掌握穿衣技巧的材料,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引导婴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练习穿脱衣服。鼓励婴幼儿大胆尝试自己穿脱衣服,用积极语言认可和鼓励婴幼儿尝试新事物。
患病婴幼儿的回应性照护
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迅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当婴儿患病时感知能力会降低,情绪低落,意志力脆弱。患病婴幼儿出现对周围事物缺乏足够兴趣,求知欲望降低,其智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也容易产生痛苦、恐惧和悲伤的情感体验。如果照护者只治疗疾病而忽视婴幼儿心理需求,会造成婴幼儿情感上的挫折和创伤,对日后产生不良的影响。情绪低落的婴幼儿不会形成积极探索的动机,也不会有积极的智力活动。因此,进行婴幼儿身体恢复健康的医学治疗同时应重视并实践好患病婴幼儿回应性照护。
提高婴幼儿的认知水平。口头语言的掌握给婴幼儿提供通向他人的重要途径,也提高幼儿认知的概括水平。照护者平时多与婴幼儿交谈,注意建立其认知结构,经常与之交流健康与患病的特征。当幼儿患病时,他们就会因为有认知而不慌乱紧张,相对平静,配合治疗,康复也很快。
通过转移注意力,使婴幼儿心情平静。照护者在婴幼儿生病时要多陪伴左右,多与之交谈生病以外的事情。患病婴幼儿常常持续有好多天的时间喂药输液,难以坚持。这时照护者要引导他玩玩具,做游戏,还可以讲拟人化的故事,使其心情稍加平静,比如把药物说成是警察,到身体以后可以把让人难受的病毒消灭掉。这既是在说明医学治疗的道理,也是在帮助婴幼儿转移注意力。
通过亲子交流缓解婴幼儿紧张心理。婴幼儿患病后身体承受疾病的折磨,情感十分脆弱,比平时更怯懦、好哭,依恋感增强,甚至无理取闹。此时照护者要有万分的耐心,不能急躁,不能生气,多陪伴婴幼儿,经常拥抱和抚摸,用温柔的眼神注视,伴随轻柔安抚的声音。患病婴幼儿对这种情感需要特别强烈,从而产生安全感,这也才有胆量去探索世界。另外这种安全感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婴幼儿发展其他的心理能力。婴幼儿的情感需要满足后,情绪安定,情感愉悦,十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通过心理暗示,帮助婴幼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病婴幼儿往往任性娇气,不肯打针吃药,不配合治疗,不合理作息。照护者面对种种无理行为不可恼怒迁就,可巧用其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因势利导、耐心施教,指导一些正确行为,如看到其他婴幼儿打针不哭不闹,他会自觉模仿;听英雄故事、看绘本,激励患病婴幼儿不怕疾病的勇敢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婴幼儿学会用语言进行自我鼓励,以增强其意志力。当婴幼儿配合治疗时,应立即给予肯定及奖励,使其乐观且乐意接受治疗。
帮助婴幼儿增强预防生理疾病的意识。婴幼儿身体康复后,照护者表示庆祝,引导他找出患病原因,回顾患病历程,总结康复经验,帮助他获得疾病预防知识,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会强化其战胜疾病的积极情感体验。照护者应给予他树立疾病预防的信念:养好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补充营养,注意冷暖,以预防和抵制疾病对身体的侵害。
婴幼儿认知活动中的回应性照护
引导婴幼儿认识大小时,尽量选择形状颜色一样、大小不同的物品。可利用声音大小来强化概念,如大声念出“大”字,小声念出“小”字,引导婴幼儿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建议采用“命名-辨别-说出名称”三个阶段,逐步引导婴幼儿认识大小概念。如“这是大的,这是小的(命名)”“小手指一指哪个大哪个小(辨别)”“请问这是什么(引导婴幼儿说出名称)”。
生命最初三年,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机会窗口期”,为其提供充满爱的回应性照护是贯穿在成人对其有效养育照护行为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节选自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教育托育专业系列教材《婴幼儿回应性照护》,主编:李立新 龚长兰 编委:冯荔雯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