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进入5月,蜱虫活跃逐渐来到高峰期,人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潜伏在草坪、树丛中的蜱虫可能正伺机而动,如不慎被叮咬,会带来极大的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23-05/08/015732.html

等待处理…

又到蜱虫活跃期 户外活动多留意

2023年05月08日

进入5月,蜱虫活跃逐渐来到高峰期,人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潜伏在草坪、树丛中的蜱虫可能正伺机而动,如不慎被叮咬,会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严重时可致命。

蜱虫又称为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等,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总科。根据蜱成虫躯体背面是否有盾板分为硬蜱和软蜱,有壳质化盾板的为硬蜱,无盾板者为软蜱。通常危害性较大的是硬蜱,也是传播“蜱虫病”的罪魁祸首。硬蜱有吸血习性,宿主十分广泛,包括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等,同时,它也是多种人兽共患病原体的贮存宿主。

小小蜱虫危害大

蜱叮咬人体吸血后,可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继发感染。有些硬蜱叮咬过程中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多见于儿童。

携带病原体的蜱侵袭人体后,可传播相关疾病,如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Q热、蜱传斑疹伤寒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俗称蜱虫病。该病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左右,高热者可达40℃以上,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蜱虫叮咬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研究证实接触蜱虫病患者的血液、血性分泌物及排泄物也可传播疾病。每年4~10月是其流行季节,5~7月为流行高峰。

科学防蜱是关键

目前,大部分蜱传疾病无预防性疫苗,因此避免蜱虫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

1.外出活动时,可在衣服上喷洒驱虫药,穿浅色宽松的长衣长裤,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

2.携带宠物外出时,特别是在草坪或树林等地遛狗时,注意宠物身上是否有蜱虫。及时对宠物进行清洁,避免把蜱虫带回家。

3.回家后,及时检查身体或衣服上是否有蜱虫附着,预防蜱虫叮咬。

被蜱叮咬勿硬拔

即使被蜱虫叮咬,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实际上仅有少数的蜱虫携带病原体,被咬后若及时处理并进行有效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发现蜱虫叮咬,切勿用力撕拉。蜱虫在叮咬时,会将头部扎进皮肤,如果用力拉拽,容易将蜱虫头部残留在人体内,增加感染风险。建议用酒精、碘酒麻醉蜱虫,将镊子贴近皮肤,夹住其头部,慢慢向上提起,取出后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如蜱的口器断入皮内,应手术取出,后续还应持续观察,若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红斑或其他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

(来源: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