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从中原传入岭南后,很快在这里生根发芽,并逐步形成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流派,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中医名家,他们把名医之道发挥到极致,为岭南中医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留下一段段流芳百世的传奇。
自古以来,名医所以成为名医,或者源于医术高超,或者源于医德高尚,如果两高兼有,那就足以名垂史册了。留名至今的岭南名医,他们身处岭南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探索中医大道,疗救人民疾苦,承担各自的时代使命,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是岭南岐黄的光彩和脊梁。
潘茂名:以姓设州、以名设县的岭南道医
茂名,南中国的美丽滨海之城,很多人却不知道,它的名字来源于西晋的一位道医。这位道医,便是岭南道教的先驱——潘茂名。西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潘茂名出生于根子浮山下。他年少时便拜道士为师,学习炼丹和养生之法,二十年后方得道下山。他云游四方,遍尝百草,炼制丹药,悬壶济世,在瘟疫肆虐的粤西一带救助过众多百姓,深受人民敬仰。为表彰他的功德,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朝廷用其名字命名茂名县;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朝廷又以他的姓氏改南宕州为潘州,治茂名县。
在中国历史上,以姓设州、以名设县,潘茂名是唯一的一位,足可见其医病救灾的显著功绩。
鲍姑: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与潘茂名同时期的岭南,还出现了一位女医家。在广州的中山纪念堂附近能够看到一座飞檐画栋的古建筑,在这里供奉着一位女“神仙”——鲍姑。鲍姑名潜光,不仅是岭南医学的奠基者葛洪的妻子,还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西晋末年,葛洪在广州修道期间,拜鲍姑的父亲鲍靓为师。鲍靓时任南海太守,见葛洪沉稳好学,便把独生女鲍姑嫁给了他。受父亲和丈夫的熏陶,鲍姑乐于学医、从医,为人治病。鲍姑最擅长的便是以红脚艾灸治赘疣。她就地取材,采摘广东常见的红脚艾,晒干揉烂做成绒状,用作壮灸,往往只需要点燃艾绒一壮就解决病痛。
鲍姑仙逝后,人们为纪念她,修建鲍姑祠,鲍姑祠经过历代多次扩建、修葺,明代改名为三元宫,如今已成为广州地区最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医家极其罕见,盛名传世的女医家更是凤毛麟角,鲍姑在岭南树立女性名医的仪范。岭南岐黄史上,女医鲍姑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留下瑰丽的篇章。
何梦瑶:边做官边行医、编著《医碥》的儒医
广州中医药大学古籍室珍藏着一部18世纪的医学著作——《医碥》,作者何梦瑶是从童生读到进士的科班儒生。何梦瑶,字报之,号西池,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出生于广东南海。他自幼聪颖超群,熟读文史经典,同时还喜欢阅读岐黄著作。雍正庚戌年(1730年)他38岁时得中进士,此后大部分时间,是做县令级别的地方官。
自宋代以来,中国文人士大夫普遍通晓医学,但只有那些亦官亦医,或者由儒生转医,能著书立说,且悬壶济世、参与医疗活动的,才称得上真正的“儒医”。何梦瑶在任上时,常常是一面勤政,一面为民治病。他在广西思恩县当知县的时候,当地疠疫流行。他的朋友赵琳临在为《医碥》所作的序言中详细记述何梦瑶抗击疠疫、拯救黎民百姓的事迹:“其在思恩也,疠疫流行,西池广施方药,饮者辄起。制府策公下其方于诸邑,存活甚众。”何梦瑶一生精研医术,治学严谨,继承各派学说,取长补短,注重临床实践所获得的真知灼见。民国期间的《医方全书》对何梦瑶评价很高,认为他是粤东古今第一医学国手。
陈伯坛:晚清“伤寒四大金刚”之一
在岭南中医药史上,还有一位与何梦瑶齐名的儒医,他就是晚清的陈伯坛。陈伯坛跟何梦瑶一样,也是从科举场上转入从医之道。
陈伯坛出身于广东省新会县贫苦农家,得族亲资助入学,21岁中秀才,31岁考取举人。少时在书院读书时,陈伯坛偶然得阅张仲景的《伤寒论》,叹为“天书”,从此潜心医学。但他真正和中医结缘,却始于一场鼠疫。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就在这一年,广州暴发鼠疫,而且久拖不退,广州城中每天都有很多患者死去。这时的陈伯坛正以秀才的身份在省城参加乡试,并以第七名的成绩高中举人。面对日益加重的疫情,不少束手无策的医生关门回乡躲避,陈伯坛却没有急着返回家乡,而是留在广州,与三位均精通医学的朋友谭星缘、黎庇留、易巨荪一起加入抗疫斗争。他们的大胆尝试,治疗方案取得很好的疗效,救活很多人。他们四人也因此名声大振,后来被中医界合称为“伤寒四大金刚”。这次经历,让陈伯坛真切感受到中医药对救治人民疾苦的价值。
广州鼠疫五年过后,1899年,陈伯坛正式弃儒从医。进入医学领域之后,陈伯坛丰厚的学识基础与医学的专门知识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他所著的《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是他几十年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硕果,在医林独树一帜。
陈伯坛临床用药敢于突破成规,让同行瞠目结舌。因为他的处方用药量之大远超一般,像附子,他经常用到三两甚至六两,故获得“陈大剂”的名号。剂不在大小,而在于疗效。陈伯坛凭着独特的用药风格,成为近代广东口碑常盛的名医。
何竹林:兼通武术医术的中医骨伤科大家
岭南名医,代有传续。何梦瑶辞世118年以后,另一位何姓岭南名医、我国当代骨伤科流派十大名家之一何竹林诞生。
1882年,何竹林出生于广东南海。他的父亲何良显精通武技及伤科医术。何竹林受父亲影响,自幼酷爱习武学医,八岁起先后拜广州光孝寺一高僧和番禺一位民间武林高手胡贤拳师为师,经十年勤学苦练,武艺医术大有长进。
明清时期,广州西关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故而也是医馆聚集之地。当年何竹林的医馆就开在文兴大街和乐善戏院一带。他开馆行医不久,便成功救活一位坠楼重伤的老妇人,一举成名。
1938年,日军进犯广州,飞机对市区狂轰滥炸,居民多有死伤。何竹林义愤填膺,组织民众救护队,奋战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他治疗跌打损伤的绝技在抗日一线发挥了极大作用。
195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广州中医学院成立,年逾古稀的何竹林受聘到该院任教。他奉献出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疗效显著的骨科秘方、治疗手法和用药经验,主编《中医骨伤科学》等教材,对新时代中医骨伤科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1972年1月20日,何竹林病逝于广州,享年90岁。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