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日会活动现场
打扫卫生、日常清洁这些普通的家务劳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却是一个大难题。89岁的刘婆婆行动不便,常年独居。东莞市麻涌镇鸥涌村社工服务站了解刘婆婆的困难后,定期安排护工为刘婆婆上门清洁,买菜送药。
近年来,麻涌镇以鸥涌村为试点,组织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通过精细化改造,补齐民生短板,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据介绍,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派出专业健康服务团队到鸥涌村为适龄老人开展免费体检,2022年共有419名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到免费体检的福利。2020年至2022年鸥涌村共为2217位适龄老人购买“银龄安康”意外险,2022年1月至11月村内51名老人申请理赔,合计理赔金额共77840.19元。
打造温暖“港湾”
“我们针对村里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便民服务工作,把养老服务送到家。现在定期安排护工,为村内23名重度失能老人提供家居清洁、代购代办、饮食照料、电话回访、落户探访、上门护理等多项服务。”鸥涌村社工服务站社工莫梓贤介绍说。
2022年,麻涌以鸥涌村为“互联网+养老”试点,整合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利用“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便捷可及、高效优质的智慧医养服务,打造“安全化、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社区养老品牌。健康服务团队还深入老人家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让老年慢病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写横不能平,左低右高行……”走近鸥涌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不时会听到阵阵教书声。这是鸥涌村为老人们举办的识字读书学堂。今年81岁的蒋婆婆告诉笔者:“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学,现在村里举办老年人学习班,既充实生活,又收获文化,正好圆了我们这代人的‘学习梦’。”
据了解,鸥涌村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10个功能室进行适老化改造,老年人活动场所面积达1700平方米。服务中心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计划,定期为老年人组织开展环保手工活动、老人生日会等活动。
此外,鸥涌村还建设有文化会堂、韦氏公祠等老年人活动场所,为“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各类活动配备多元化硬件设施。对村内环境不断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干净宽敞的道路环境,在公众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改造鸥涌长廊公园、海鸥公园,营造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
为活跃村民的文娱生活,鸥涌村每年都会邀请外面的粤剧团为村民表演。在良好的氛围带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村里涌现出一批以老年人为主的曲艺爱好者,组成“鸥涌曲艺社”。他们经常结伴唱曲、戏谈人生,偶尔还会约上邻村戏友切磋交流。每逢重大节日,鸥涌村还联合村内爱心企业,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慰问和祝福。
让老年人重获社会价值感
今年78岁的韦汝培家里的几个孩子已成家立业。尽管晚年生活吃穿不愁,但是他依然每天坚持到自己的农地忙活。“当了一辈子农民习惯了,一旦空闲下来,就觉得浑身难受。村里分了自留地,自己可以种点蔬菜,这就是我最大的乐趣。”韦老伯微笑地说道。
鸥涌村党委委员郑庆欢告诉笔者,村委会为每户老年人按意愿分配一定比例的农耕地,让他们在地里种植自己喜爱的农作物。适当的劳作,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让老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老邻里们经常聚在一起种植、除草,分享种植经验。农作物有收成的时候,老人们会把蔬菜瓜果送给子孙和邻里,收成多的还会到市场上销售。村里设置免费摊位,方便老人们售卖自己所种植的农产品。
“麻涌成功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这不仅是民生幸福工程和社会治理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探索新型养老模式、促进提升养老事业发展的敲门砖。”相关负责人表示,麻涌以鸥涌村为试点,不断推进为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全面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提升老年人在社区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单位:东莞市麻涌镇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