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是世界患者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用药安全”,口号是“避免用药伤害”,重点关注用药过程安全和避免伤害。
药品包括中药和西药,严格意义上应分为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从剂型和用途来划分,可分为口服给药、外用给药和注射给药。口服药物包括药片、胶囊和胶丸;外用药包括涂抹剂、贴剂、喷雾剂、眼药水和溶液剂;注射剂一般只在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给病人进行治疗。药品种类繁多,各类注意事项也不尽相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黎曙霞表示,用药安全的第一步就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从产品批号看是否为药品
所有药品都有自己唯一的批准文号,企业想要生产药品,必须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经过审核拿到国药准字,才能按照法定的生产标准、生产工艺以及在相应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该药品。
正常的国药准字都是1个英文字母后面接上8位数字,其中H为化学药、Z为中成药、S为生物制品。数字的前4位是批准文号获得的年份,后4位则是药品批准文号。
进口药品需要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同样是1个英文字母和8位数字,具体格式和分别代表的含义与国药类似。
正常情况下,药品的批准文号都会在外包装上清晰显示,而且可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网查询到。保健品属于食品而非药品,则不会有药品的批准文号。
看外包装判断是否为处方药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什么不同?
处方药主要解决比较复杂的病情或是针对中重度病人用药,它的药理作用相对较强,使用较为复杂,需要执业医师或者是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够调配、购买和使用,并需要严密监测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非处方药标识为OTC,它的疗效比较确切且安全性高,能解决轻微病症,无需医生开具药方,消费者可在药店自行购买,也可在家根据药品说明书自行使用。常见的非处方药包括感冒药、止咳药、镇痛药、助消化药、抗酸药、通便药、维生素类药、滋补药、避孕药等。
5点安全用药提醒
1.切忌盲目用药。应遵循医嘱或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后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改变用药频率,若有疑问可向医生、药师和护士请教。
2.选对用药时间和方式。按照说明书的“餐前”“餐后”“空腹”等要求选择服药时间。针对吞服的药物,需要温开水送服;含服需要让药品在口腔中慢慢溶解;嚼服则需要将药品咬碎后再吞下。
3.注意儿童用药。部分药品有专门的儿童剂型,但部分药物是成人和儿童共用的,需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剂量。儿童用药剂量往往与其年龄和体重都有关联性,具体需遵循医嘱。
4.合理储存药品。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因素会影响药品的质量,需要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对药品进行储存,并及时清理过期的药品。需要注意的是,药品开封后有效期不再是原标识的日期,而需要遵循医嘱。
5.孕妇慎用药品。为避免对胎儿带来负面影响,孕妇一旦生病应就医诊查,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不能自行购买非处方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