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只需花一元钱?不收一分钱诊疗费?在广州市白云区,这些都不再是纸上谈兵。白云区卫生健康局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一元钱看病、中心卫生站、基层智慧就医等措施,让全区118个行政村的44万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便宜、可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也成为白云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区域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分享医改成果的创新之举。
一元钱看病解决村民看病“贵”问题
“现在一块钱能干什么?连一次公交车都坐不成,没想到在我们村能看一次病!”刚从人和镇西成村中心卫生站开完降压药的村民戴阿姨笑着点赞道,政府很棒,她很满意。
白云区这一场“一元钱看病”改革,从选点实施到全面铺开仅花了半年时间,如今已在全区4个镇卫生院、116个卫生站实施。据统计,能像戴阿姨一样享受“一元钱看病”实惠的白云区村民就有约44万名。
“我们区的村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在医保报销额度内,只收一元钱的挂号费,药品及诊疗费则全免,还可以享受家庭医生签约基本服务包内的检查检验项目或康复理疗项目等的优惠服务。”白云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对于需要长期开药的患有慢性病的村民来说,“一元钱看病”的实惠更加明显。人和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高血压患者自费开一次降压药大约需要60元,现在纳入一元钱看病药品目录范围,通过医保报销后每次取药仅花一元钱。”如今,白云区将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等纳入减免范围,药物减免目录多达247种。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白云区累计为5.6万名村民提供“一元钱看病”服务,直接为村民减免230.14万元看病费用,大大降低了村民看病吃药的费用负担。
中心卫生站解决村民看病“远”问题
“家里老人小孩有个小病,走几分钟就到村卫生站了,再也不用年轻人上着班还得赶回家,带着去几公里远的镇卫生院了。”钟落潭镇马洞村村民龚大叔说,马洞村中心卫生站启用后,看病既方便又不贵,感觉健康越来越有保障了。
针对镇、村原卫生站点“多、散、广”的问题,白云区统筹考虑辖区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创新提出了建设中心卫生站的工作思路。“我们整合了片区人力、设备等资源,以30%的覆盖率规划建设中心卫生站,按3至4个行政村设置1所中心卫生站,完成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白云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白云区已建成钟落潭镇11个村、太和镇7个村、人和镇6个村、江高镇10个村等32间中心卫生站,以及大源街、龙归街各1间中心卫生站,再加上全区82个村卫生站,它们以网格延伸的方式,初步形成了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这些中心卫生站的实力不容小觑。白云区创新建立了省、市、区、镇医疗资源下沉帮扶机制,不仅派出省、市、区、镇多级医疗骨干驻点服务,而且投入了电针仪、熏蒸机等一批医疗设备进行加持,目的是做大做强基层医疗卫生神经末梢,守好农村地区卫生健康的第一关口。
基层智慧就医解决村民看病“慢”问题
在江高镇大石岗村中心卫生站,刘大哥在一部自助机前,一刷脸就完成医保识别。“现在看病,身份证、医保卡都不用带,把脸带上就行了。”刘大哥笑着说,对于经常忘带东西的老年人更好,既方便又快捷。
白云区在这一场“一元钱看病”改革中,探索创新出了很多个第一次,利用“互联网+”赋能就是其中的率先之举。如今,白云区所有实施“一元钱看病”的村卫生站和中心卫生站均已接入政务网,可以畅通无阻地使用医保系统和与镇卫生院联通的信息化系统,所有患者信息实现了互联互通。
白云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联同医保、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村卫生站和中心卫生站启用了人脸识别、诊间支付、排队叫号、自助一体机等的便民应用,村民就诊不需要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高效的就医体验。”
据悉,接下来白云区将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村卫生站、镇卫生院、上级互联网医院三级远程诊疗协作机制,由镇卫生院、上级互联网医院为村卫生站提供诊疗技术支撑。同时,加强与省市高水平医院合作力度,促进省、市、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白云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