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 董玉整
大力倡导新型婚育观
要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破除过时观念,从重视婚育、积极婚育、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共担婚育、文明婚育、依法婚育等七个方面入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新型婚育观。青年人应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婚育也是自己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重要途径,应该高度重视婚育社会价值。要遵从生命发展规律、婚育发展规律,掌握最佳婚育期知识,提倡适龄婚姻,妥善处理好婚育与生活、学习、工作之间的关系。
省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一级调研员 林洪
完善生育服务支持体系
为加快完善生育服务支持体系,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推动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地落实。参与起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参与修订《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二是加快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统筹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做好“十四五”期间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指标的分解。三是加强人口动态监测和出生人口形势分析研判。加强与公安、教育、医保等部门数据共享。
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二级调研员 廖威锐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据统计,我省失能失智的老年人约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15%,需长期医疗护理的老人超过200万。我省健康老龄化建设迫在眉睫。在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方面,建议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发展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实施失能干预预防项目。加快老年医院和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学科建设,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在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方面,建议增加服务供给,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郑子谦
高质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早在2007年我国就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写入“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开始全民健康素养宣传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主动协调全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聚焦全民健康素养提升,通过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工作,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地落实广东省乡村振兴健康教育试点项目,为重点人群提供更加精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服务;选择更加有效的健康指导方式,促进生命全周期健康;进一步提升重点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等,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省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 彭忠荣
营造生育支持社会氛围
我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2%~18%。晚婚晚育与不孕不育增加的趋势高度重合。重复流产、流产年轻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目前我省辅助生殖技术服务费用尚未纳入医保报销,部分患者因负担不起费用而未能及时和有效治疗。我院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优质生殖医学服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帮助人们解决“不能生”的难题。医院为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开展大量公益活动,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省生殖医院副书记、副院长 周雪梅
打造优质生殖医学服务
我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2%~18%。晚婚晚育与不孕不育增加的趋势高度重合。重复流产、流产年轻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目前我省辅助生殖技术服务费用尚未纳入医保报销,部分患者因负担不起费用而未能及时和有效治疗。我院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优质生殖医学服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帮助人们解决“不能生”的难题。医院为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开展大量公益活动,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省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 朱颖贤
打造全生命周期母婴守护链
据我院数据显示,“三孩政策”落地后,近两年分娩数基本持平,但高龄产妇、危重症产妇所占比重快速增加。
为此,我院努力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做好深度布局,建立涵盖婚前、孕前、孕产、产后、儿童等5个时期的健康守护链。建立健全以省级为指导中心、市级为纽带、县级为网点的一体化妇女儿童救治与服务网络。建议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大对困难家庭帮扶力度,开展妇女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省人口基金会理事长 李龙权
充分发挥基金会作用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目前,全国各地尚未将不孕不育治疗的相关诊疗项目纳入医保统筹报销范围。作为慈善组织,省人口基金会将成立专项助孕基金,给困难不孕不育家庭一定资助,让他们在求子路上减轻负担。同时,充分利用公益慈善组织的良好公众形象和广泛影响力,发挥公募慈善基金的多重优势,开展婚育科普宣讲活动。从专项基金中列支经费,与各大医疗机构、有关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开展送医送药送知识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