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里,120调度员的工作不过是接听电话,派辆救护车,其实,急救调度工作绝非人们所想的那么简单。“120”不仅仅是简单的电话号码,它更是人们在生命健康出现危害时的希望,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120急救调度员?在这条120生命专线背后,他们用耐心与严谨守护着百姓的生命与健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20急救调度员在坚守抗疫前哨的同时,为百姓的日常急救提供快捷的急救调度及指导。
接通电话 急救开始
“对于每一名调度员来说,急救是从接通电话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茂名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科负责人李念说,调度员不仅要引导对方准确表述地点、病症等要素并以最快速度录入信息,在2分钟内派出救护车的同时,还要进行专业的询问及电话指导呼救者科学地实施自救互救。调度员偶尔还要充当侦探,利用蛛丝马迹来甄别真假警或寻找呼救的有效信息,与多部门联动,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呼救者。总之,调度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及高度的责任心。“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多面手’。”
从事调度工作6年的蔡雅梅,印象深刻的一次调度经历是发生在去年的4月4日。当日23时20分,蔡雅梅在值夜班时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名年轻女孩的声音,声音慌慌张张,称所在地址是安泰B栋,需要救护车,还没等蔡雅梅开口,对方就挂断了电话。由于没有询问到具体的位置,蔡雅梅立马回拨了对方电话。但电话那端却是无人接听的状态。
蔡雅梅凭借工作经验,她立即启动相关工作预案。她先通过114查询所有关于“安泰”物业管理处的联系电话号码,利用回听录音背景中杂乱模糊的黎话方言来初步判断是在电白区,提取到“水东安泰华府”物业管理处联系电话并建立起联系。在蔡雅梅和电白区人民医院救护车医护人员、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及时找到了呼救者,将其顺利送医。
24小时待命 守护生命“急救星”
一个调度席位、四台电脑显示屏、两个键盘、两台固定电话、几张调度流程表、一副头戴式话务耳机,这就是一名120急救调度员工作时的全部家当。
“120”热线必须24小时在线,调度员们长期三班倒轮班,他们会因为每天说话太多而声音沙哑,甚至出现咽喉出血及声带水肿等职业病。有时他们会受到误解、辱骂,直面电话另一端焦躁的情绪。有时,他们面对的不只是急救,还要面对求医、问药、投诉等各类问题。有压力,但当成功帮助呼救者获救,调度员们就会满怀欣喜,充满成就感。
调度员在派车后,通过电话指导每一位呼救者在医生到达现场之前进行自救互救,为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猝死、溺水、触电等患者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在茂名市启用了MPDS急救电话指导系统一年多以来,已帮助11名心跳骤停患者现场复苏成功,4名食物哽噎者现场获救,3名孕妇接受电话指导在家中成功分娩。
调度员何海梅回忆道,一次接到患者家属的呼救来电称,家中老人被食物卡住喉咙,无法呼吸。在获取地址并派出电白区人民医院救护车后,何海梅仍与家属保持通话,耐心指导家属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快速反复按压患者的上腹部,最终,老人吐出异物,能够呼吸了。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何海梅继续保持通话监测患者的意识、呼吸等病情变化,直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才放心挂断电话。最后,经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患者于当日痊愈出院。
熟悉市区地形 成为“活地图”
除了练就“多面手”、成为“急救星”外,120急救调度员还需要拥有什么技能呢?答案是:活地图。
早上9时,陈祉铮参加完交接班会议后,出现在油城四路的黎和路路口。如往常一样,她一边用心留意街道两旁的商铺和路标,一边在笔记本上细心记录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以熟悉市区地形。
“我刚调入茂名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不到一个月,上午出来熟悉地形,下午回去在电脑上练习快速打字。这是我眼下最重要的工作。”陈祉铮擦掉额头的汗水,说道,“熟悉地形、快速打字、掌握调度流程及急救专科知识是调度员的基本功,这是我成为调度员的第一道关卡。”
为了缩短接警受理时间,用最短的时间获取准确具体的地址,分秒必争地派出救护车,调度员不仅要熟悉当地的地形,更要按就近就急准确分区域派车,以便尽最大努力减少院前的时间延误。
茂名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曾燕表示,早期指挥中心刚成立的时候,调度员们人手一份城市地图,利用休息时间,每天骑着自行车、拿着笔和本子从早跑到晚,大到临街大道,小至城中村小巷子,哪个小区大概有几栋楼,哪个路口有限高杆、单行线等,都一一记录下来,足迹踏遍城乡的每个角落。
“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电子实景地图和手机定位系统大大方便了我们这个行业,但电子科技技术再好,也没有人脑的记忆更能快速应用于接警询问,所以,我们还是要求调度员人人出去‘跑地形’,把地理知识掌握在自己心中,争取每位调度员都是一本‘活地图’。”曾燕说道。
(作者单位:茂名市120急救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