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郭倪君 策划 朱琳
烟草威胁环境,其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将吸烟从个人问题转变为全人类的问题。控制烟草污染,保护环境,给了吸烟者又一个必须戒烟的理由。
也许人们不熟悉烟草生产过程给环境和健康带来的危害,却经常不得不体验吸烟者在室内吸烟导致的严重细颗粒物污染。细颗粒物是一种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可入肺的颗粒物,也称PM2.5。85%的室内二手烟是不可见的,污染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给吸烟者本人、家人、同事及同一空间其他人带来健康风险,甚至损害。
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无烟城市项目技术负责人、深圳市控烟协会秘书长熊静帆向我们介绍了二手烟危害及有效的戒烟方法。
唯有室内全面禁烟 才能避免二手烟危害
二手烟由吸烟者吸入后再吐出来的主流烟雾和从卷烟、雪茄或烟斗中直接冒出来的侧流烟雾组成。有些电子烟也产生二手烟(二手气溶胶)。
长期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吸烟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急性、慢性两方面的健康危害。急性危害如刺激和过敏反应。敏感人群闻到烟味可能会出现流鼻涕、眼睛不适或流眼泪、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过敏体质人群可能会因烟草烟雾而诱发哮喘、引发心肌梗死等。慢性危害则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吸烟相关致死性疾病,通常需要20~30年才会显现,往往被人们忽视。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规定,防止所有人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适当时,包括其他公共场所接触烟草烟雾。据统计,烟草使全球每年800多万人失去生命,其中约有7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12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疾病。
熊静帆强调,二手烟比一手烟的危害更大,同等单位体积下,二手烟的毒性比一手烟高4倍。“吸烟者吸烟时,烟头红的一瞬间,它的中心温度接近700~800℃,是充分燃烧的状态。而吸烟者手持烟、烟头是灰的时候,是中心温度只有200~300℃的不充分燃烧状态。此时释放出的甲醛浓度比充分燃烧时高15倍,所产生的细颗粒物也比充分燃烧时更小。颗粒物越小越容易进入肺部,并通过气血屏障进入人体血液,进而对机体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
任何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都不能完全消除室内烟草烟雾的危害,唯有室内全面禁烟,才能避免二手烟、甚至三手烟的危害。
戒烟成功与否 个人意志排首位
对于大多数吸烟者而言,打破尼古丁成瘾不是一件易事。熊静帆介绍,人们在戒烟阶段,尼古丁受体仍存在于体内,无法被清除,只是处于沉寂状态,但随时能被激活唤醒。戒烟者一旦忍不住再吸一支烟,尼古丁受体会再次被激活并处于兴奋状态,复吸一次便结束了之前戒烟的种种努力。因此,拥有坚定的戒烟意愿是戒烟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提供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尽可能为吸烟者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戒烟建议,评估其戒烟意愿,为他们提供行为支持,并根据需要将他们转诊至戒烟门诊进行强化干预。”熊静帆建议。
许多戒烟者会咳出黄褐色痰,对此,熊静帆解释,烟草会损伤吸烟者呼吸道和肺部纤毛、上皮组织,其相应生理功能被破坏,失去正常的保护性作用。咳出的黄褐色痰正是戒烟后,功能慢慢恢复,随着肺部纤毛运动,由肺部分泌液包裹,而被排出体外的烟草烟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机体保护性生理反应。但如果戒烟很长一段时间后仍持续咳嗽咳痰,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易患肺部疾病,其中,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20倍。吸烟或戒烟者都应定期检查肺功能,进行肺癌筛查。
戒烟后长胖也是许多人苦恼的问题。人们在吸烟时,尼古丁抑制进食中枢,烟草烟雾损伤食道黏膜、胃黏膜,导致食欲变差、味觉减退。戒烟后这些症状改善,进食量增加,体重也渐渐增加。另外,人们为缓解烟瘾,会不自觉食用一些小零食,如瓜子、巧克力等,这些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也极易导致肥胖。熊静帆表示,戒烟后增重2~4kg是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围,千万不可因戒烟会长胖而放弃戒烟,建议吸烟者优先考虑戒烟,再考虑减肥,两个问题同时解决难度较大,容易动摇戒烟的决心。
为了防止戒烟后体重暴增,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选择如小黄瓜、小番茄等低热量食物或咀嚼无糖口香糖替代,限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限制每日瓜子摄入量仅为一把等。戒烟过程中犯烟瘾可采用4D法应对,即做其他事情(Doing something else)分散注意力、深呼吸(Deep breathing)放松身心、小口喝水(Drinking water)使嘴里有东西占据、延迟点烟(Delaying lighting up)使吸烟渴望在3~5分钟后消退。
戒烟这么难,可以抽其他更“健康”的烟替代吗?答案是不能。市面上推出一种新型茶烟,号称外观、吸食方式、味道等与传统烟类似,但不含尼古丁,商家称其为“健康烟”。其实不然,仅点燃茶叶也会产生细颗粒物,何况茶烟中还有其他可燃物质,并且不含尼古丁的茶烟并不能缓解身体对尼古丁的渴望。此外,号称低焦油的细烟也不会更“健康”,低焦油的细烟口味较淡,无法满足烟瘾较大人群的口感,他们往往会不自觉深吸,加大吸入量,甚至可能增加吸烟支数、频率。吸烟人群想要重获健康唯有戒烟。
吸烟有害健康,更威胁着环境。每一支烟不仅燃烧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也在燃烧本就稀缺的资源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熊静帆倡导,为了健康和人们共同生活的地球,放下手中的烟,帮助环境摆脱烟草的威胁。(作者单位: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相关知识:
吸烟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
据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因烟草而丧失15亿公顷(主要是热带)森林,导致高达20%的年度温室气体增加。在全球范围内,整个烟草生命周期每年产生的废物重量约为2500万吨。几乎所有商业卷烟的烟蒂部分都装有醋酸纤维素过滤嘴,这种塑料难以降解,是环境微塑料污染的来源之一。
不仅如此,吸烟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超过7000种,其中70种是已知的致癌物质。吸烟时,烟蒂吸附了几乎所有烟草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一项对乱扔垃圾行为的调查中发现,大约65%的吸烟者不恰当地丢弃烟蒂,没有进行特殊处理的烟蒂会长期向环境排放其带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被丢弃于土壤中的烟蒂经雨水浸泡后,其有毒有害物质既会污染土壤,大大降低土地保水、保肥的能力,还会恶化水质,随着水分的蒸发进入水循环,增加烟草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范围。
这都提醒着人们,吸烟已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威胁环境的社会行为。
如何有效打造无烟环境?
让大众对吸烟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十分重要。熊静帆介绍,许多青少年吸烟是因为对烟草危害不了解,抱着好奇的心理开始吸烟,往往很快就上瘾。不仅是青少年,许多人对吸烟的危害也只停留在其对气管、肺部的损伤,其实吸烟还会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甚至影响男性生殖系统血液供应,长期供血不足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阳痿)。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建议在烟草制品包装上使用大幅图片健康警告,让人们认识到吸烟不只是简单的“吞云吐雾”,它致病无形,致害长远。
“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无烟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开展的一项多因素调查显示,避免青少年吸烟的保护性因素有两个,一是父母的告诫,二是青少年明白戒烟很难。其实不只是父母,老师不吸烟、同伴之间的示范作用都有非常好的正面引导作用。越早认识到吸烟的危害、避免接触烟草烟雾,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痛苦。”熊静帆说道。
(医学指导: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主任医师 熊静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