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
人体脊柱自上而下贯通头部到腰骶,承载着上半身的重量,是人体的中轴。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其中椎间盘的形状与脊柱的生理弯曲相适应,对脊柱具有连接、稳定、增加活动范围以及缓冲震荡的弹性垫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常见,各职业、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且发病人数逐年上升,轻则使人腰腿疼痛,重则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八个误区要避免
椎间盘由软骨板、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部)、纤维环(位于髓核四周)三部分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因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导致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组织发生局限性移位而超过椎间隙,压迫脊神经而产生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虽然该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但不少人在认知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八种。
误区一,腰疼就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疼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腰疼的疾病有很多,如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结核、腰椎感染、肾结石等,所以出现腰疼的症状,建议去正规医院仔细检查,以免误诊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二,腰腿疼不算大毛病,无须去医院检查。导致腰腿疼的疾病多种多样,应仔细查明自己是否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却不加重视,一旦病情进展,轻则遭受更严重的疼痛,重则对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应重视疾病。
误区三,腰椎间盘突出就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这两个概念只相差了一个“症”字,但是含义有天壤之别。腰椎间盘突出指的是单纯的间盘突出这样一种影像学表现,程度较轻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不会造成腰腿疼痛,不算是疾病。由于椎间盘的不断退变,人到了一定年龄腰椎间盘都会有些突出,这种突出在正常范围内,不会造成更严重的疾病,就像机器用久了零件磨损变形一样。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则是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根,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并发展成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误区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都一样,可以效仿治疗。每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突出的位置、大小、程度、症状、体征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应该到正规医院检查,在专业医生帮助下,分析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不同阶段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
误区五,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要睡硬板床。这是错误的观念。腰椎有正常的生理曲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的床是一种软硬适度,能在各个角度维持腰椎生理曲度的床,而不是硬板床。硬板床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反倒会使脊柱变形,不仅不利于恢复,还容易使人睡得腰酸背痛。
误区六,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法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被治愈。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需要手术,通过理疗、牵引、静卧休养,可以恢复。而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的手术技术成熟,临床应用广泛,术后即痊愈,且效果良好。
误区七,通过手术治疗极易损伤神经,造成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术成熟,且过程简单。手术过程总共分三步,第一步,把腰椎后方骨头切开一小块;第二步,用器械拨开神经根取出突出的髓核;第三步,将开口缝合。此外,处于腰椎部的马尾神经(脊髓圆锥下10对腰骶神经根的总称)很坚韧,器械的牵拉不会轻易损伤,也不易造成瘫痪。
误区八,完成手术后患者需要每日静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髓核摘除手术,创伤小,预后好,部分医疗机构常将该手术作为日间手术。许多患者完成手术后,在疼痛缓解后的第一天便可以下床活动,并不需要每日静卧。但医生仍提醒,微创手术也存在创伤,建议早期多休息,以减少复发几率。患者在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遵照医嘱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
三点诱因需谨记
腰椎间盘从20岁以后会开始发生退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加速或诱发病情,又该如何做好预防?专家表示,保护好腰部是关键。
一、弯腰提重物是较常见的诱因。人在弯腰提重物时会向后方挤压腰椎间盘的髓核,易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便进一步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所以突然弯腰提重物是很多患者急性发病的诱因。专家提醒,人们平时在准备提重物时,正确的做法是将腰部挺直,蹲下拿好重物后再起立。
二、职业因素或生活习惯。久坐或经常弯腰起立负重的从业者(司机、搬运工人、举重运动员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坐姿不正确,坐不直使腰部后弓弯曲,经常久坐久蹲,弯腰做家务,弯腰洗头等)等这类人,其腰椎间盘后方持续受到挤压力,逐渐损坏后方纤维环,髓核也就逐渐向后突出,慢慢地就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而后逐渐出现腰疼和下肢的放射痛。如再不注意,直到纤维环突然破裂、髓核突出,则可能为时已晚,所以,做事时要尽量避免弯腰。
三、突发的外伤因素。各种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突然用力不当“闪到腰”,极易突发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进而造成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