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讯 1月12日,广东省新闻办召开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介绍《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他透露,“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建设国家卫生健康高质量示范省,不断巩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格局,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到2025年,广东人均预期寿命将超过79岁,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达5.5个。
《规划》有鲜明广东特色:“两个坚持”“六个注重”
朱宏介绍,《规划》作为省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已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规划》共有12个章节。纵观整个《规划》,有鲜明的广东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坚持”“六个注重”。
“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大卫生、大健康”和“预防为主”的理念,在“十三五”的基础上新增了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体系等内容,大力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在全社会加快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理念。《规划》全文一共有26处提到“改革”、44处提到“创新”,提出了“加快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立健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六个注重”:主要是更加注重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加注重大力发展公共卫生,更加注重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更加注重岭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双区”引领作用。
此外,朱宏介绍了我省“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的若干健康指标。“十三五”期间,广东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7.1岁提高到78.4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1.56/10万下降到10.18/10万,婴儿死亡率从2.64‰下降到2.13‰,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在“十四五”时期,广东卫生健康事业提出1个总目标和20个发展指标。总目标是指,2025年,健康广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医疗卫生发展和健康服务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个发展指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9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以上,国家卫生城市数量占比持续提升,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5.5个,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控制在25%左右等。
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重点推动“1+6+N”工程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朱宏介绍,“十四五”期间,广东将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南大门”。
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方面,广东将以疾控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构建职能清晰、机制顺畅、上下协同、防治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在疾控现代化水平提升方面,重点推动“1+6+N”工程:省疾控中心争创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湛江6个城市疾控中心建成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水平实验室;将一批粤东粤西粤北市级疾控中心建成省公共检测实验室,鼓励有条件的市建设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
在多点触发监测预警能力方面,目前我省已在全国率先建成智慧化多点触发疾病防控监测预警系统。“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扩大覆盖范围,提高预警准确性和灵敏度。
在推进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将修订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及相关预案,分层级建立省、市、县(区)三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分区域建立航空、海(水)上、陆地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高水平卫生应急演训基地。
在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方面,加快建设医防融合、平战结合、医教研一体的省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等项目建设;在城市实现部分三甲医院平战转换功能,支持各地市选择1家综合医院提升传染病及重症救治能力;在县域持续推进77家公立医院可转化传染病病区建设。
在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方面,全面推动公立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室,完善医疗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人才流动、服务融合、信息共享机制。
巩固“顶天立地”格局:力争打造3个以上国家医学中心
朱宏介绍,“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建设国家卫生健康高质量示范省,不断巩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格局,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顶天”方面,广东将通过实施医疗卫生“建高地”工程,推进国际医学中心和高水平医院建设,争取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广东;同时,依托区域高水平医院,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到2025年,广东力争打造3个以上国家医学中心、1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3个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5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630个左右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若干个多学科协作诊治中心,打造30个专科类市级区域医疗中心。
在“立地”方面,广东将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强基层”新三年工程,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打造县域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二是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程,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激励机制,深入推进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六统一”;三是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增效工程,推进1000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下基层。
朱宏介绍,广东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大力培养引进卫生健康战略科学家。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增2-3位全职院士、3-4位双聘院士、3-4名国医大师、5名以上长江学者,每年引进培养15名左右领军人才、45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形成“金字塔”式人才雁阵队伍。
此外,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恕明、省体育局副局长麦良、省医保局副局长李锦汤、省中医药局副局长金文杰分别介绍了着力推动健康广东建设、全省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推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等方面内容。
(潘成均 整理)